向心力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好圆周运动的关键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后面的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打好基础。
我是这样设计的:把本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一、教学过程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而直观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它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以直观感受形式获取知识,比如:观看视频资料、自己动手实验等,与由老师传授知识相比,直观感受的效果要好很多。向心力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要是向心力是按效果来命名的力,与之前所学重力、弹力等按性质来命名的力不同。任何一个力或者是合力分力都可以是向心力,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学生体验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一个指向圆心的力,从而引出向心力的概念。在开始创设圆周运动的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解决的问题,接着不断引导,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学生思维很活跃,在一定基础上提出的部分问题如下:(1)向心力的方向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2)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3)向心力的大小怎么测量计算?(4)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5)向心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向心力的来源?(6)向心力是不是合力……
通过前一节《向心加速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它描述了物体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力。很自然地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关于向心力的方向和作用效果的问题。由于错误的经验或者说是思维定式,学生往往认为向心力是一种新的力,在一定实例的基础上,提出思考问题:向心力是不是一种新的力?引导学生思考“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而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即向心力的来源)。”和“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和特点”对学生来说都将是难点。因此在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中,在学生有了这些匀速圆周运动的体验之后,紧接着让学生用刚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物体会做圆周运动,通过分析,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得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即向心力的大小。接着,教材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设计了“实验”栏目──“用圆锥摆粗略
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际上,这个实验除了要验证向心力表达式之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向心力不是一个新的力,而是一个效果力”,也即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与过去不同的是,本节中又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下物体将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下会做变速圆周运动。以及知道如何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可以留给学生自我阅读,分析处理。
二、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本节课重难点确定合理,对于向心力来源这一难点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突破到位,三维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2.引入直观,情境创设合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问”展开教学,既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助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审美化的物理课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采取创设情景等方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建立理想模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图像和视频引入向心力概念,展示了自然的和谐对称统一美;在向心力大小的实验探究验证中,也展示了高中物理的简洁美、方法美、实验美和辩证美;在讨论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过程中,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美;
4.细化每个问题,保证了设问的有效性。设问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理解新知识铺路搭桥,所以设置的问题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1)承上启下,铺垫性强;2)设问指向性强;3)设问逐层递进等。
(二)不足之处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使用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又因为整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想要知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主要是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合作学习而得出结论的,所以在结论的得出或是结论的表述可能会不严密,难免缺少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如何处理和保持好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系统性是探究性学习中的值得我去研究的问题。探究型学习课给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加强引导和应变能力,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为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同时也要创设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