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及分析
《有几瓶牛奶》(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第72-73页的内容。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有了一些关于运算的经验;具备了在新情景中识图、摆图的能力,但不具备本课时要求的解题技巧,必须通过摆放学具来感知、探究、获取知识。教学时,教师只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是不会有多大困难。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在全班交流中,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 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再次经历用“凑十”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初步感悟“凑十”的优越性。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样的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喜欢)小熊和机灵狗也很喜欢喝牛奶。今天,他们就在商店里选购了一些牛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买了多少盒牛奶吗?谁来提一个加法问题?
板书课题:一共有几盒牛奶?
【反思: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应该尽量的简洁,包括语言、情节和时间。我们应该花很少的时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以这样的理念,开门见山地引入课题,实施之后,感觉和有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生:小狗机灵狗送来9瓶牛奶,小兔小兔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算式。
师:你们刚才说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3、探索算法。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熊算一算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反思:这里。我给学生留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探索,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算法。这时,我就及时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不同的算法,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9+5=?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这两点。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提出来。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或圆片,最好能边摆边说。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14瓶,9+5=14。
生2:我是接着9往下数5个数,10,11,12,13,14。(边数边掰手指计数。)
生3:我左边摆了9个小圆片,右边摆了5个圆片,从右边先拿1个小圆片和左边的9个放在一起凑成10个,10个和右边剩下的4个合起来是14个,所以9+5=14。
生4:也可以从左边拿5个小圆片和右边5个小圆片凑成10个,10再和左边剩下的4个小圆片合并,10+4=14。
师根据生的口述来板书。
【反思:汇报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以便集体反馈中能把不同的思维方法都展现出来。】
师: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生3的方法,因为他把5分成了1和4。先算9+1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
生2:我最喜欢第2种方法,接在9后面往下数。
师:小熊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电脑显示生3,生4的凑十法。)
师: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
生:(齐)好。
师:同样是移动圆片,为什么小熊不从9里移6个给4呢?
【反思:凑十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够接受,但也要考虑到小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肯定他们逐个数数的方法,又要尽量让他们也学会凑十法。老师利用“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 同样是移动圆片,为什么小熊不从9里移6个给4呢?
”等问题,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跟其他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在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注意算法的优化。】
(三)故事延续,方法迁移。
师: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熊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小熊还想请你们帮帮忙。
(1)比一比,算一算。
(电脑出示补充题:开火车)
9+3= 9+6= 9+9=
9+1+2= 9+1+5= 9+1+8=
(2)想一想,算一算。
9+4=7+9= 9+8= 9+2=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
【反思:再次用童话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小熊的请求,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帮助,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是对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四)实践应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送来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①学生看图,圈一圈,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
②小组内交流,任选一小题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组代表汇报、展示,集体交流订正。
【反思: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对学生来说有新的动力。练习时,不仅要求学生自己会做会说,还要培养小组的合作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来加深理解,也可以让小组的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说一说,体现算法多样化。】
2、游戏活动。
“比比谁算得多”(电脑出示游戏情境图)。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①看图,明白游戏规则。
②以小组形式做数学游戏,如9+4=,同学间相互说出算式,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反思: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游戏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练习的目的。】
(五)教学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收获?
【反思:我校的课题研究是要设计有效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运用: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探索交流)——解释应用的模式。本节课通过“凑十”拍手游戏的引入,并创设小朋友送牛奶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适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创设了找数字卡片游戏的情境,学生通过自己选择进行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有几瓶牛奶》的教学案例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