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案例及反思

2020-06-27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案例及反思

  【建议思考的问题】

  1、如何解决由于学生课堂提问而产生的耗时、低效问题?

  怎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将我们的课堂引向纵深?

  2、语文课怎样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落到实处?

  3、培养学生的思维应该从何处入手?

  【案例背景】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的活动形式和活动时间。又向学生强调要有质疑精神,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明显比以前活跃多了,对学习表现出更多的兴趣,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得到拓展。但伴随着这些成功的喜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希奇古怪的问题越来越多了,教师控制课堂变得十分艰难。有些课堂提问脱离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又不得不对此作出反应,因而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的耗时、低效问题。有时候,甚至一个问题还没讨论完就下了课。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又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成了一个令我困惑的问题。

  【案例描述】

  上课了,今天我教的是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本课时教学时,我采用了猜读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学生对一些关键词语的关注,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品味,学生基本理解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学生的合作、自主学习也进行得有条有理。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我请学生谈谈生活中如何珍爱生命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夏天的蚊子叮你时,该不该打?我一愣,反问他:你打吗?他老实地回答说:我是打的。这一问激起了千尺浪,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蚊子也是一种生命,它有存在的权利。显然这个学生是顺着我的上课思路在往下讲。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很多声音在同时说些什么。我意识到:简单的.肯定或是否定,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还有学生在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答案不外乎打或不打,教室里迅速地分成了两派,学生因为这个看似游戏的问题而兴奋地对峙着。不过很明显这种兴奋是孩童般恶作剧式的,不是真正进入积极思维状态的兴奋。

  如果在前段时间,我会索性让学生来一次大讨论,根据我的经验,学生肯定会很投入,气氛也会很热烈,当然这下半节课也就会在讨论声中结束了。可是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吗?学生能在讨论中得到什么?我觉得我应该有所改变。

  怎么引导学生呢?我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我顺势而下,说对小生命还是以珍惜为好,符合课文珍爱生命的中心,可以很轻松地上下去。可是这样的教学合适吗?这不是在教学生说假话吗?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说:蚊子是一种生命,我们要珍惜生命。可是,课后呢?生活中没有人会在蚊子叮咬时,置之不理。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诚实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审美的眼睛。珍爱小动物当然是对的,但问题应该辨证地来看,现在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对生命的珍爱上,而在要做一个怎样的生命上了。

  想到此,我说:生命是可贵的,老师相信刚才提问的同学也是一个珍爱生命的人,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将蚊子打死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大家可以考虑蚊子的生命形式与其它如蜜蜂等小动物的不同。小组合作又开始了,这一次少了很多笑嘻嘻的声音,多了一些认真的思考。有的还在思考,有的则激动地说着什么。讨论结束之后,有的同学说:蚊子的生命是以损害别人的利益而维持的,所以必然会遭到拍打的下场。一个同学说:蚊子的下场是罪有应得。还有的同学甚至说:以损害别人来生活的人,也必将遭到别人的唾弃。至此,话题迅速地转到了怎样珍爱生命,做一个高尚的人,不白白地虚度一生上了,而发言还在继续

  【案例反思】

  这堂课的中间部分因为一个学生的提问而偏离了讨论的主题,课堂呈现出一种断裂,学生的思维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而进入积极的境界,反而退回到相对简单、幼稚的状态。课堂的后半部分,讨论的重心又重新回到原先讨论的主题上,并且将讨论继续推向纵深,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我本人认为是较好地处理了学生提问的结果。

  新课程的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提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之后,必然会出现很多像上述一样的场面。学生的问题往往参差不齐,我们会很惊喜地发现不少创新的火花,灵光的闪现,但确实也存在着一些幼稚的提问,有的问题还会脱离了课堂讨论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老师会选择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而鼓励学生的方法必然是重视学生的问题,可是我们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应该拿所有的问题来讨论。(那种将学生所有的问题都列在黑板上,逐个解决的教学方式是我所不认同的。)这种两难的处境,令我困惑。这堂课的后半部分的偶然的处理,给了我一个启示:课堂效率高低与教师能否快速、妥善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直接关系。(那种不管问题是否值得讨论,都不做处理,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的做法值得商榷。)教师如果能快速、有效地将学生的问题导入讨论的正轨,不仅能避免耗时,而且能将课堂引向纵深。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去掉了学生问题中片面的、表面的东西之后,提炼出问题中积极的东西,再将问题还给学生,去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也可以将问题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示给学生方法可以千变万化,但宗旨只有一个: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将学生的思维导入纵深。我想这样做既鼓励了学生,实际上又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将问题提得更有质量、更有意义,同时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存在的这样一个问题:虚假的热闹要不得!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追求课堂热闹的效果,不少老师想出了很多妙点子,但其中也有一些热闹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这堂课在学生提出蚊子该不该打?的疑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大讨论,我想课堂一定是非常热闹的,但是这样的热闹有用吗?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熏陶、思维的训练有百弊而无一利。老师不应该是一个主持人,更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

  由此,我想到教师平时学习、提高的重要性。没有丰富的学识、敏捷的思维,要胜任新课程的教学是很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教师的做法:在课前收集学生的提问,然后根据学生的提问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有较多的时间来处理学生的提问,想到比较妥善的方法。这样做对备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解决课堂低效、耗时的问题应该还是比较有效的。

  【案例扩展】

  1、语文教学是积极的、入世的,要培养的学生是有着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能面对社会、适应社会的人。所以作为教学者,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要随时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随意地拔高教材,当然也不随意地将教材庸俗化,两个极端都于教育不利。

  2、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中强调要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也应该能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摒弃了联系的观点,而用片面的、孤立的眼光看问题,往往看得不够全面。同样,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就在看似矛盾的事物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发人深省的值得人探究的东西,而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如果能抓住这些问题探究,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带来思考和启示。

【生命生命教学案例及反思】相关文章:

1.《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及反思

2.《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3.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4.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5.《生命 生命》的教学反思

6.关于《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7.数学《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8.生命生命之教学反思

上一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案设计下一篇:生命的林子教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