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2020-07-03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

  《分数的意义》这一节课,在引课上,我把古代人用打结的绳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故事情境图和课外阅读“你知道吗”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放进了课堂导入之中,让学生在知道分数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分数表示数方法的逐步形成,展现了分数的发展史。像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入新课,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尝试的不多,幸好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不错。从而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研究分数的欲望,同时也积极传播了数学文化,引课上这点做的比较成功。

  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在多种学习活动感知分数的意义。

  第一环节,理解单位“1”,感知分数意义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首先让每个学生在老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的4幅图中有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的图形,分别表示出1/4,可以涂一涂,圈一圈,之后展示学生是如何表示1/4的,让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然后让学生思考:在表示1/4时,同样表示的.是一份,为什么对应的,有的是1个,有的是2个,也有的是3个,甚至半个……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整体在变化,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每一份所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进而对这四幅图进行分类:一个物体的和一些物体的,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概念:单位“1”,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找出把谁看作单位“1”,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让学生举例,让学生结合实际找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在这整个环节中,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点比较成功。

  第二环节: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再次操作,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找到其他的分数,同桌合作找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图形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让学生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在难点处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学生找到很多分数,大部分分数还是停留在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这样的分数,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从多个物体中找到不同的分数,突破难点处没能想到更多的办法,我就引导总结了分数的意义,有些牵强,没能很好的突破难点,同事建议不防可以让学生在没有情境下让其说几个分数表示什么,进一步剖析分母表示什么?(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子表示什么?(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线表示什么?(平均分),这样突破难点,学生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同事的一席话,让我在难点处不知如何更好的处理分数的意义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本节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动手操作、同伴合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方法,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存在的不足: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够灵活,教材难点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突破难点处没能想到更多的办法。其次,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等等这些都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与提升。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单位“1”理解是认识分数的关键,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及解决问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我做到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努力之处

  1.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入手,先出示月饼图,观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再出示正方形图,观察: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接着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2份、3份呢?引导学生回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通过观察思考,我发现学生对于过去学习的分数知识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这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分数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所以我精心制作直观形象的课件,运用直观图式,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展现了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归纳: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就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3.将观察、比较、思考的教学活动贯穿始终。

  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一步一步地从具体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不断地思考、观察、比较活动,使学生理解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改进之处

  课堂上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

  1.个别环节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不多,课堂上如果增加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创造出分数,自己先谈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点拨,归纳总结,这样的环节更好,学生的学习分数的兴趣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同时知识也能活学活用。

  2.在描述分数意义时,有些学生能领会,但是语言表达欠规范完整,在汇报时我有些操之过急,缺乏耐心地引导。

  在追寻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使学生处于一种向智慧挑战的状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2.《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3.《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4.关于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5.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

6.《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7.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8.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下一篇:自信的意义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