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2020-07-03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包书皮的“思考”

  青岛版三年级教材第五册第90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数学课本长26厘米,宽18厘米,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彩纸包装合适吗?

  这是一道看似离孩子们生活很近,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空白的问题,因为超市里的物品应有尽有,包书皮不用孩子们自己动手裁纸包装,要么是在超市里买现成的书皮,要么是家长完全包办了。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换掉了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孩子们晚上回家,自己找一些漂亮的纸,裁成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纸片,为自己的数学课本进行包装,看看这张纸是否合适,如果合适,看看谁能包装得最漂亮,并且还能说出你怎么知道这张纸合适,如果不合适也能告诉大家为什么。

  第二天,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包装好的课本,不用问,就知道这张纸适合包装,当让孩子们说说理由时,却出现了不同的想法:

  洪樱珉:用数学课本的面积和这张纸的面积相比较,

  纸的面积:40×30=1200(平方厘米)

  书的面积:26×18×2=936(平方厘米)

  纸的面积>书的面积,所以这张纸合适。

  当时课堂上有16名同学同意这种想法。

  李家仪:用这张纸的周长和数学课本的周长相比较,

  纸的周长:(40+30)×2=140(厘米)

  书的周长:(26+18)×2=88(厘米)

  140>88,纸的周长>书的周长,所以这张纸合适。

  有13人也是这种想法。

  郑天云:纸的周长:(40+30)×2=140(厘米)

  书的周长:26×2+18×2×2

  =52+72

  =124(厘米)

  140>124,纸的周长>书的周长,所以这张纸合适。

  有18人同意这种想法。

  卢胤合:包书皮时,书的长度不变还是26厘米,宽展开后变成18×2=36(厘米),用这张纸40厘米的边包书的两个宽边36厘米,用30厘米包书的长边26厘米,40>36,30>26,所以合适。

  有5人同意这种想法。

  于鸿昊:包书皮时,书的宽度是18厘米,用40厘米长的边去包2个宽40÷2=20厘米,20>18,书的长度是26厘米,它的长度不变,用30厘米的边去包,30>26,所以合适。

  有2人同意。

  课堂上,同学们交流热烈,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理由,当然班上也有一部分同学从面部表情上看,听得云里雾里,没理出个头绪,到底哪种想法最有根据,还是这些想法都对?为了让学生自己能说服自己,我没有当堂对哪种想法进行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晚上回家再次包书皮,并且规定用三张不同的纸来包装:①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纸;②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③长5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

  当再次交流时,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说出了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纸和长5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不合适,只有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合适,并且,说明不合适的理由时,都是在围绕着边长35厘米不够两个宽的长度,50厘米虽够两个宽边,而24厘米又不够包长边26厘米,没有一个同学在纸的面积和周长与书的面积和周长相比较上说明,看来同学们已自己找出第一节课哪种想法最有依据性了,知道了单从面积和周长相比较是不行的。此时,再稍一点拨,孩子们便完全理解了。

  经过两次包书皮的过程,经过课堂上的不同交流,同学们不但知道本题的答案,并且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不正是我们的数学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吗?当我再让学生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纸给长18厘米宽26厘米的书包装时,同学们都知道从边上去考虑,不用实际去包装也知道了不合适。

  透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往往能找出答案,但对于“为什么”,却是需要每个孩子深深地思考,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细节,虽然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决定了答案的唯一性,但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想法往往是不惟一的,正是这不惟一的寻求过程,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良好思维品质,而怎样组织学生参与探索这一过程,也正是新课改要求教师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怎么写

2.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3.《求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4.《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教学反思

5.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6.《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7.《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六篇

8.《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上一篇:《长方形的周长》的说课稿下一篇:关于圆的面积的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