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洋芋》教学反思
《掏洋芋》教学反思一
一、深入体验,走进音乐的灵魂
《掏洋芋》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山西民歌,表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情景。歌曲中第一声部的演唱和第二声部的念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歌曲充满生活气息。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这首山西民歌的特点,感受歌曲的韵味。我认为,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有收获、有提高;在四十分钟要成果、要长进;在四十分钟以后有启发、有思考;我觉得就应该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起音乐的台阶,让学生能拾级而上,让学生有路可走。
一、想象、模仿,体验情景 现在的孩子都缺
头、掘地的动作,虽然只是徒手模拟,但学生在有节奏地挥动中感受到掘地劳动的辛苦,才能更加体会丰收后的喜悦。
这首歌曲有两个声部,范唱中是男声演唱高声部,女声念白,我引导学生想象:这两个人是什么角色?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学生有的说父女俩,有的说祖孙俩(爷爷和孙女),然后请学生分别扮演爷爷和孙女,模拟他们的口吻,体验到来自家庭的幸福快乐。
二、合作表演,在合作中体验乐趣
这首歌曲二声部的融合,使师生、生生之间有了很多的合作机会。在导入环节,教师的演唱和学生的念白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感染到教师的情绪、歌曲的风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歌曲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既增加了学生合作中的`乐趣,又使歌曲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学生在合作中培养相互倾听、配合协调的能力,体验各人物的形象,体验生活气息,较好地表现了歌曲。
整个课堂教学,我感觉细节方面处理得比较到位,但是缺少足够漓尽致地表现山西民歌的风格和丰收时的喜悦心情,也许和学生的年龄有关,应该要引导学生再粗犷一点、豪放一点、高亢一点、喜悦一点,更好地感受和表现山西民人民的性格特点和音乐风格。
《掏洋芋》教学反思二
记得贝多芬说过:“音乐可以使人们的精神迸发出火花”,我们在音乐课的课堂上也正在努力地让学生从音乐教学中受到熏陶,增长技能。可是纵观现在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简单而片面的就可以称之为“唱歌课”,这无疑显示出了我们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薄弱。 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有收获、有提高;要让学生向四十分钟要成果、要长进;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以后有启发、有思考;我觉得就应该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起音乐的台阶,让学生能拾级而上,让学生有路可走。
首先,弄懂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本节课中学的是山西民歌《掏洋芋》。学生对“洋芋”是什么就没弄明白,如果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教学的话,那么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唱得是什么,
更谈不山西方言,在学唱之前弄明白也是学歌曲的关键。搞清楚了意思,学生在学起来就显得生动、明白多了,可以边感受歌曲,边想像山西人民劳动时的场景。
其次,熟悉音符之间的跨度,降低学生学唱歌谱时的难度。部分学生怕开口唱歌,说到底就是怕面对1234567,熟悉的七个阿拉伯数字,怎么在音乐课上就变得那么陌生和拗口,长长短短,高高低低。 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在第一节音乐课上我总会告诉他们,音阶就把它看成音乐的台阶,并且在黑板上画出台阶的图形,让一个个音符“站”在台阶上,以此让学生在脑海中有形象的音高感觉。在学唱《掏洋芋》之前,我找出了乐谱中跨度比较大的几组音,比如中音6到高音3,高音2到中音3等,对照音乐的“台阶”感受两音之间的跨度,再跟琴模唱,这样就降低了学生接下来学唱歌谱时的难度。
【《掏洋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2.掏的诗歌
3.掏鸟窝小学作文
4.词语洋芋造句
6.掏什么心情日记
7.掏鸟窝日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