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三借芭蕉扇》教学反思

2020-08-28教学反思

课文《三借芭蕉扇》教学反思范文

  本学期语文书中的最后一课是《三借芭蕉扇》,教学这课心情尤其爽,原因是上完这课,意味着这学期就离解放不远了。最后一搏,备课也变得尤为神圣了,所以这次备课多用了几分心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上两课时,讲着这么一篇洪大的巨着,也实属不易,可上下来总体还觉得可以,好不好的另说,但是,感悟倒是多少有一点。

  一、两篇课文合起来看,分开来讲。

  这是一组课文,分为(一)(二)两片课文,共同讲述了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这个故事,以往,我们都会一课时讲一个,而我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将他们割裂开来,而是两篇课文打通了课时的界限,捏在一起,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我做了以下几点:

  1、放在一起划分自然段,通读全文。

  2、将全文按照借芭蕉扇的次数划分为三个大部分。

  3、理清故事的借扇原因、借扇过程和借扇结果。

  二、从“三”着眼。

  一般,我们在讲课文的时候,都会讲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第一次如何,第二次如何,第三次如何,讲过程的精彩。但是,我们常常忽略,讲完我们还要从三的整体着眼,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借三次才借来?而且这三次借得并不容易,先礼后横又强夺,一次次深入,一次次复杂,不过就是一把小小的芭蕉扇,而且牛魔王和孙悟空还是拜把子兄弟,直接让孙悟空找牛魔王,简简单单就可以拿到芭蕉扇,为何作者要用如此之大的'篇幅来写?这就需要我们好好考虑考虑这个“三”。《西游记》中的“三”还有“三打白骨精”,这些三都发生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古代又认为“三”是个约数,是个大数。所以,这里面我对孩子的解读是:一破三折。这证明取经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九九八十一难,确难难都不简单,这无形又证明了取经之路的辛苦与复杂。这样一提示,孩子们立刻就领会了其中的精神,这故事也就挑出了故事,成为了教育。随后,我又给孩子在黑板上划出了“波谷图”。告诉他们,这就是人生的写照,波波折折坎坎坷坷,我们也要像孙悟空一样,坚定信念,学会随机应变,最后取得成功。

  讲完之后,感觉这个故事意味深长,余音未了,总想拿起原着再品读再三,相信这样的指点之后,孩子们对《西游记》其中的滋味长短会更有体会与收获。

【课文《三借芭蕉扇》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课文《三借芭蕉扇》教学设计范文

2.湘教版《三借芭蕉扇》教学反思

3.课文《借生日》教学反思范文

4.《三借芭蕉扇》的教学设计范文

5.《草船借箭》课文教学反思

6.课文《草船借箭》的教学反思

7.《三借芭蕉扇》的教学设计

8.课文《三亚落日》教学反思范文

上一篇:三借芭蕉扇教案范文下一篇:《三借芭蕉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