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的教学反思

2020-09-06教学反思

《说明书三则》的教学反思

  1、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主要的任务要求: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学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等;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阅读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

  2、为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时代发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学生阅读的目的不同:在学校,学生为学习知识而阅读,在生活或工作中,为获得信息而阅读。

  在《说明书三则》中,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说明书交流介绍,这样的阅读材料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阅读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表现在阅读取向上,为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或图表的理解和反应的能力。

  在我们小学阶段,基本以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主,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呢?依据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目标和建议,我觉得是否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1、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我们的课文,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也可以在依据书本文字的描述,再“帮”作者配上自己喜爱的插图,或在书上已有的插图旁边,依据自己的体会对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等等。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的插图。

  2、关注生活中的广告图标。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搜集,安排课堂时阅读并讨论。

  3、整合学科图表材料。语文是其它各学科的基础,恰好其它学科中,如科学、数学,也会遇到图表,适当地引进它学科中图表材料,教学中,可适当选取这些图表来让学生阅读,重点在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当然不是依图解题,而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非连续文本阅读,它为我们阅读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们通过努力,引领学生欣赏窗外别样的风景。

【《说明书三则》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说明书三则的教学设计

2.《说明书三则》课件设计

3.说明书三则教学设计

4.伤仲永教学反思三则

5.《说明书三则》教学设计

6.三则总复习教学反思

7.看电视教学反思三则

8.正比例教学反思三则

上一篇:说明书三则的教学设计下一篇:抹茶冰淇淋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