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教学了“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对课做了精心设计,有了明确而清晰的教学思路,试教下来颇为顺利。些许感想记录如下:
1、与教材中的例题7:“情境:我买1本练习簿用了0.48元;我买1副三角尺用了0.6元。问题: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相比,我在情境中增添了一些数学信息,并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呈现情境:“货架上摆放着四样文具,练习簿0.48元,三角尺0.65元,橡皮0.3元,直尺 1.25元。小明带了0.5元,他能买到其中的哪一样文具?”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力图使现有的情境较原先呈现出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收集、组织、比较等数学思考中来,另一方面,0.3元与0.5元之间的比较,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唤醒三年级所学的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巧妙地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予以激活,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认知上的铺垫。
2、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中呈现出的不同思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他们独特而富有差异的思维水平与层次。“问题:小明带的钱为什么够买一本练习簿,你是怎么想的?”我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随后组内交流,学生在交流时出现了如下方法:(1)借助元、角、分进行思考;(2)从小数的组成上进行分析;(3)借助图形给出解释。(4)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迁移(很少的学生)。我认真参与学生的交流,认真倾听。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我可以有效地把握不同思考方法背后的思维梯度,从而为随后组织学生展开有序列、有层次的数学交流做好了准备。学生展开交流。
3、数学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材中呈现的三种比较方法只是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方法,更为一般的方法应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这一方法看似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却不是只言片语能解释清楚的。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考虑到这一抽象方法背后的直观数学模型,通过数形转化,将抽象的小数转换成具体、直观的图形,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当然,直观的模型只是脚手架,是学生把握抽象方法的桥梁,在学生获得直观模型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原先的直观模型中摆脱出来,鼓励他们在抽象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最终实现了从直观向抽象的必要过渡。
4、这一课教材的练习编排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尤其是每一道习题还给教师留下了进一步开发与创造的空间和余地。比如教学第7题的第一组,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思考:还有哪些小数也比0.1小,以发展学生数感;第二组,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中间的参照数0.3进行比较,以丰富学生的比较策略。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准、用足、用透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