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优秀教学反思

2018-10-29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形象。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王崧舟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崧舟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我认为,语文课上,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长相思》教学中,王崧舟既让学生带着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的感觉朗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又让学生带着长相思的感觉朗读词,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学生在朗读中体验着情感、深化着情感,逐步由感悟到感动,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为纳兰性德保家卫国的精神而感动。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

  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生活的多种可能,不断拓展学生对话的思路──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鲜活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上一篇:荷花淀教学反思四篇下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