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2018-11-01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战争,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虽然,我们身处和平之中,没有经历硝烟和炮火,但我们亲眼目睹了呼啸的导弹顷刻间让美丽的家园化为废墟,亲眼目睹了鲜血淋漓的儿童、妇女、老人。那些身处战争中的人们是如何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整天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啊!动荡的世界,让人们不知道下一秒钟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罪恶的子弹,我们无法阻止;战争的局面,我们无力扭转。此时,我们才发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渺小,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通过课堂、通过文本、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让更多的人来呼唤和平,让战争远离明天的世界。在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文时,我就十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对文本的感悟和“尝试.学习”理念的实施。

  一、“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就灿烂”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是第四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它是前一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情感教学的延续。在前一篇课文里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充满血腥的战争打破了世界的和平,也体验到了罪恶的战争使孩子失去了父亲的那种极其悲痛的心情。带着对战争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再来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学生已不再难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诗歌前四小节的叙述结构比较相似,都是先讲美丽的自然景物本来应该是怎样的:蔚蓝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在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遭爱战争破坏的景象的对比中,迸发出一声声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有文本可依,有情感铺垫,所以在教学中我便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学。学生兴趣盎然,读诗歌,划生字,说句意,谈感受,学起来并不难,也达到了“给学生一点阳光,学生就灿烂”的效果。

  二、“给学生一点空间,学生就遐想”

  如果说,前四节,我从文本挖掘出的是一个“?”,那么我从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中挖掘出的是“??”。“??”这是诗歌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它省略的不仅仅是无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万万人对和平的祈盼。抓住“??”,我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放飞遐想的翅膀,最后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金黄色的沙漠永远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这样的处理,意在让学生拓展运用文本的语言,旨在把前面几节内容重新做了消化、吸收、重组、创新,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三、“给学生一份感悟,学生就动情”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标。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奔流的河,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老师必须先沉醉其中,才能引领学生浸染在课堂情感的流水之中。

  这首诗歌情感强烈,富有感染力,饱含着诗人对战争的无比憎恨、对和平的无限渴望。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挖掘情感,是我实施本课教学的另一着眼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通道进入情感的世界。

  (一)是以情动情。教师丰富的情感、饱含激情的导语,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号角。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动情之处,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看到感人的文章我常会情不自禁热泪盈眶,记得在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就课堂上哽咽了,结果引起了几个女生的唏嘘声,那是情感的传染。这堂课上,我激情澎湃,一句句悲愤的话语,一声声觉悟的呼唤,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激情中,用我的情点燃学生的情。

  (二)感情朗读。读是理解诗句的基础,是启发情感的基本手段。课堂中,我首先通过激情的导语引导学生反复读出感情,如我一次次引导学生读“这究竟是为什么?”,读出质疑、悲愤、质问、控诉、抗议的语气。其次,将读、想、

  说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语文教学的读、品、感。如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深入地读一读,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读,用心体会,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在有感情诵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三)是利用多媒体画面和背景音乐渲染情感。课前我精心选择一组有代表性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为我的教学服务。课堂初始,一幅幅残酷的画面,一张张哭泣的面孔,映入学生眼球,立刻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浪。一曲《祈祷》更是揪住学生的心,唤起心头那股强烈的祈盼之情: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多少祈盼在心中,让世界没有战争,让和平永远在!

  “教育不能只挖一个坑,要挖一口井。一个教师有多远,就能引着孩子走多远。”这是我在一次教授的讲座中记下的。对比那些名师、教授,我知道我现在为学生挖掘出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坑”,但我相信通过不断挖掘,不断努力,我的“坑”终究会越挖越深,最终变成一口“井”。

上一篇:《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