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变得可爱些教学反思

2018-11-25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师:“万里长征人未还”是什么意思?

  生:走了一万里长征,人都没有回来。

  师:(笑)基本正确,很通俗。哪一个字是“回来”的意思

  生:还

  师:“长征”是什么意思?

  生:长途征战。

  师:远行万里去边关征战,为什么至今没有返家呢?

  生:因为有的战死了

  生:因为有的一直驻守在边关,没机会回来。

  沉默一会,课堂卡壳。

  师:想想,还有什么可能?

  生:可能在去的途中病死了,也有饿死了。

  生:也可能成为了敌人的俘虏。

  生:也有的失踪了。……

  师:种种设想,都可能发生,这就是生死莫测的战争,这就是残酷的战争。

  这首古诗学习前没有预习。虽然没有理解的流畅,但却有一种新鲜感。学生一样可以通过注释,加上现代汉语的积累,大致理解古诗的含义。没有了在预习中因为查阅参考书带来的僵化的理解,多了一分探究想象的快乐。

  古诗,来自于古代,远离现代生活,年代久远,总会带来一些陌生与疏离。教条般刻板的理解,是一种教与学的捷径。我们时常运用这种方式来应付考试,却失去了古诗的乐趣。

  古诗作为民族文化中精粹的部分,总有许多东西与我们的血脉暗暗相通,这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朗读一首新的古诗,就像与一位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既陌生又亲切的故人相见。古诗默然,等待心灵相通的人儿。

  除了一些历史事实与确定的人物外,古诗中的故事大多需要我们的猜测想象,这种猜测和想象丰满了古诗,丰满了干瘪的历史,丰满了模糊的人物。这种猜测,带了了乐趣,带来了我们参与历史的代入感,带来了对久远年代独立的判断和认识。让古诗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古诗中植入了我们的情感。

  古代战争的残酷,学生是不清楚的;驻守边关的残酷,学生更是无从想象。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道尽了种种生离死别,惨烈寂寞。在想象中,学生明白了诗人王昌龄为什么那么渴望“龙城飞将”。

  想象与猜测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即便是瞎猜瞎想也是意趣盎然——这说明你的思想已经跳出了栅栏而开始信马由缰,让思想开点小差是件奢侈舒服的事。因为我们的思想由于种种原因已经趋于僵化或者处于严控状态。

  思想开小差了,说回来。

  读古诗,可以想象细节:这个人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怎么干的,为什么会这样,越细越好。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可以想象边关上的明月是怎样的,修筑关隘的砖瓦是怎样的,城墙有多高,站在关口上的战士那严峻的神色,想想写唐代的明月关口为什么要提到秦汉。不管学生想不想得通,都是收获:想明白了,这首诗基本就理解了;不明白,就会在他的心中留下永久疑问——“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什么呢?那么这句诗不就记住了吗?我就是因为小时候不明白而记住这句诗的。

  想象,有别于逻辑推理,在于自由。其实人这种情感动物,完全用理智是说不通的,人类总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挣扎,力求平衡。挣扎的结果呢,就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人。诗歌总体上来说偏向于情感。思想的自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灵魂。所以有时“歪解”“曲解”比“正解”更有趣,更可爱,更有人味(做人要厚道,当然不能出于恶意)。

  学习古诗,还有一些有趣的方法比如“置换”。简单说来,就是把自己放到古诗的情景中去,替古人去爱,去恨,去欣赏,去享受,这是学习古诗的最高境界:人诗合一。我们学习古

  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去享受的,享受这些过去时空里名人的爱恨情仇,我想,如果这些名人如果泉下有知,多会莞尔一笑,欣然接受,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和知音,穿越了时空的血脉相连。

  还比如“怀疑”。怀疑意味着个体的独立,意味着“我思故我在”,意味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开疆拓土。可以怀疑诗人的矫情虚伪,可以怀疑诗歌所述历史事件有误,可以怀疑诗人描写的自然现象有错。

  怀疑后可以去钻研,弄个清清楚楚;也可以不管他,陶渊明都可以读书不求甚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提问的本身就是目的,至于答案,则是人类精神世界发展的副产品。对世界多一个问题,就是多一份好奇,不好吗?

  让诗歌变得可爱些,这是在恢复诗歌的本来面目。在学习中我们变得可爱些,这是让诗歌舒展我们的心灵。

上一篇: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