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我》教学教案课件

2020-06-22教学课件

  让学生获得成长的感觉——《我选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课文及生活识字、学词,并积极运用于表达;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习得规范的句式;

  3.在教师引导下,对事件及人物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规范地表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学词,学习“介绍”。

  1.教师出示词串,归类识字。

  第一组(形声字):补选愣住亲切掌声

  要点提示:“补”从衣卜(甫)声,完衣也。“切”从刀七声。“掌”从手尚声,手中也。

  第二组(类集合):教室班级集体委员

  2.教师由“委员”引出话题:

  (1)我们班级一般有哪些“委员”呢?(出示:劳动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

  教师总结:这些“委员”都是班干部。我们班级除了这些“委员”还有哪些班干部?

  (2)谁愿意介绍一下我们班级的班干部呢?(出示: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

  要求学生先自由介绍,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态度大方,介绍时要用手指示。被介绍到的班干部要主动起立致意,其他同学要热情鼓掌。最后请一位同学上台,当众介绍班干部。

  (3)你能换一种说法介绍吗?(出示:***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4)你还愿意介绍其他同学吗?(提示:你愿意介绍你的同桌吗?)(出示:我的同桌是***。)

  你能换一种说法介绍同桌吗?(出示:***是我的同桌。)

  (5)你愿意介绍你的好朋友吗?(提示:运用不同的话语句式来介绍。)

  【设计意图】低年级阅读课尤其要重视识字教学。一般地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汉语拼音就可以正确认读,因此教学的重心须移位到“形与义”的学习上来。一组形声字的归类学习,帮助学生熟悉汉字的构字规律,方便识记字形及理解字义。另一组属于类集合词串,学生对词语间的意义差别凭借生活经验可以意会,但往往无法说清,因此不需要过多讲解。

  【教法指导】众所周知,词语仅仅识记而无运用,就会变成消极词汇,极易遗忘,而唯有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才能最终内化为个体的言语能力。(语文教案 )由“委员”创生出的介绍“班干部、同桌、好朋友”这三个说话活动,是对两种不同句式的运用性练习。课后练习中安排的“我会读”项目所隐含的两种判断句式,其实际的言语交际功能是“向人介绍”。如果停留在对比朗读,就无法转化为学生的言语能力,更难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成长力量。而一旦学生习得了用不同句式向别人介绍的言语能力,就体验到了“言语桥梁”的成功感,会增强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而设计中说话活动所涉及的话题源自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说单个句子,到说连贯的几个句子,再到面对大众介绍、变换句式介绍,要求明确,层次清晰,训练扎实。

  板块二:学习朗读,习得“读法”。

  1.教师范读,在“故错”中启发学生把握朗读要领。

  (1)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时故意迟疑:转(zhuan)到别的学校上学了……转(zhuan)到别的学校上学了?你们说,到底读哪个音?

  (2)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故意漏读“补”字:反正是选一个劳动委员,漏一个“补”字意思差不多。(要点提示:“补选”是指劳动委员空缺了,临时举行的选举。而“选举”是指所有班干部的正式选举。漏读一字,意思千差万别。)

  (3)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将林老师“亲切”的语气误读成“严厉”的语气。(要点提示: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人物说话时的提示语,揣摩一下提示语所暗示的语气、语调、语态,然后再朗读,就会读得合情合理。模仿林老师“亲切”的态度,用心体会一下,然后练习朗读这一段。)

  2.学生练习朗读后,指名朗读并作评点。

  (1)刚才老师读错了三个地方,谁愿意和老师比一比?

  (2)你获得的掌声能比刚才这些同学更热烈一些吗?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朗读教学目标设定为“正确、流利”,因而读准字音、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等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最为艰巨的是要矫正学生已形成的不良习惯。教师的范读“故错”,旨在用“幽默”的方式,夸大学生朗读中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警觉与自觉。如果学生有唱读、顿读等习惯,教师亦可通过“幽默”的夸张方式呈现给学生,唤醒学生的耳朵,听辨出这些“不谐”之音,从而自觉自愿地矫正。诚然,“故错法”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教法指导】低年段朗读教学应守住“正确、流利”的目标线,但不止步于此。对于人物对话语言的特定语气、语调、语态,应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将“亲切”的语气误读成“严厉”,正是让学生在朗读时自觉关注提示语,通过提示语揣摩人物语言的特殊读法。如此训练,学生才会渐渐增强“感情朗读”的意识,之后再辅以具体语气、语调与语态的方法指导、示范,学生才能学会“感情朗读”,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感觉。朗读教学须有趣、有法、有度,让学生有一种成长的感觉。

  板块三:

  问题解答,规范“表达”。

  1.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结尾部分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1)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王宁“我选我”的态度,掌声究竟表达了什么呢?(要点提示: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王宁的肯定、赞扬、支持、赞成、鼓励、佩服、高兴……)

  (2)教师追问:肯定什么?赞扬什么?支持什么?……以便让学生想得更加透彻、明确一些。

  2.林老师当时就说了一句话,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想知道吗?你来猜猜看。

  (1)出示:“我原以为……没想到……”

  例句:我原以为你选自已是为了当干部,没想到你的心里只有班级,只有集体!

  (2)林老师究竟是怎么说的呢?其实,她把这句话放在了心里,什么都没说。但是聪明的同学一定会猜到,林老师要对大家说的话就藏在课文里,只有六个字……(出示:爱劳动,爱集体。)要点提示:无论是劳动委员,还是宣传委员,或者其他委员,只要是班干部,心中都要装着集体,装着他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1

  3.教学“集”字:板画小篆“集”字,三只小鸟停留在树上休息。“集”字含有聚集、集合的意思。

  4.“我选我”,选的是“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干部!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课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然课文中隐藏着的思想含义,仅凭学生自己读恐怕似懂非懂,或者自以为读懂了其实没有读懂。因此需要教师必要的指点,甚至讲解。课文结尾处设计的问题,的确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但问题过于笼统,学生除了“王宁爱劳动、爱集体”这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外,基本上无话可说了。症结在于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因而教师需要设置铺垫性的问题:“掌声究竟表达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丰富多彩了,因为掌声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含义。“肯定什么?赞扬什么?高兴什么?……”在这些问题的细究之下,每一个学生都把心中那些无意识的,或者是不清晰的思想,变得清晰了,变得有意识了。表达内容清晰了、丰满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教法指导】教学最后聚焦在“爱劳动、爱集体”上,回到“集”字的字源上,又重回题目的朗读上,给学生留下了一连串值得思考与体会的语言空白点。好课需要留空,一如好的国画。留的,是韵味;留的,是遐想;留的,是思想的成长空间。

【《我选我》教学教案课件】相关文章:

1.我选我教学教案课件

2.《6我选我》教案课件

3.《我选我》教学课件设计

4.《我选我》课件

5.《我选我》的课件

6.课文我选我教学教案

7.我选我的课件

8.《我选我》课件模板

上一篇:《我选我》教学课件设计下一篇:《我选我》说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