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2020-04-1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书P42~4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知道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会操作、会表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教学准备:,12根小棒,6个圆片,小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际操作,感知、学习平均分。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字,“分”(板书)学生读“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的情况,比如:“分圆片,分座位等等”。我们数学课上也有 “分”字,里面藏着数学秘密呢,想知道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2.教学例1

  熊大知道要研究“分”,也来到我们的课堂,看它带来了什么?(展示)

  把这6个桃分成2堆,你想怎样分?

  请小朋友们用圆片代替桃,一边分一边说。

  把你的分法说给同桌听听,比比谁的分法多。(教师巡视)

  谁愿意上黑板展示一下?(边说边分)

  ⑴ ○ ○○○○○

  ⑵ ○○○○ ○○

  ⑶ ○○○ ○○○

  这三种分法中,你们为什么都喜欢这种?

  揭题: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它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追问。

  3.每份同样多,还可以怎样把6个桃平均分?可以分一分,说一说,师在黑板上分。

  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论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4.想想做做1

  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草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

  为什么萝卜图不是平均分?怎样做,它就是平均分了?

  二、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学习例2。

  熊大: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读题,你读懂了吗?每只小猴分2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发思考:这题可以怎么做呢?

  小朋友们到书上的图中分一分,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汇报,一生上黑板操作,边说边圈。一生上台演示。

  小结:8个桃,每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教学“试一试”

  12根小棒,每( )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学生分,汇报。

  比较上面几种分法,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小结体会:都是12根小棒,几个几个地分,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3.回顾反思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

  回顾这节课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三、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谈话:小朋友么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展示)

  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动手操作,可以在图中圈一圈,也可以用小棒分一分。(展示)汇报

  3. 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平均分”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机动)

  四、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得开心吗?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什么是平均分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事例,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的。请小朋友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找找生活中关于“平均分”的事例,讲给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听,好吗?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9加几》的教学反思下一篇:认识平均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