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的课堂教学设计

2020-08-18教学设计

《黄河颂》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教材更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因此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指导思想】

  “情境体验与反复诵读,合作交流与探究思考”。“感人心者莫乎情”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课堂上,应通过情境设置、反复诵读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民族感情与爱国热情。同时,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所以我想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而是让学生自身合作交流,探究思考,从而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平和,亲切地):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首歌曲,请你边听边发挥想像,然后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播放MTV《黄河颂》)

  生:我感受到黄河流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生:我听见黄河在咆哮,在奔腾。

  生:我感受到了黄河是保护祖国的天然屏障。

  ……

  师:同学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真强,想像力真丰富!老师也想说一句:我听到了黄河巨浪在咆哮,我仿佛看到了黄河那恢弘的气势,我感受到了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今天让我们带着满腔的豪情来学习《黄河颂》!

  (屏幕出示课题)

  师:下面让我们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

  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我们来推荐同学读一读。

  (男、女生各一名朗读)

  师:以上两位同学咬字都比较准确,语速也处理得比较得当,特别是孙婉婷同学,读出了悲壮,更读出了激昂,让我们用掌声给他们鼓励!

  (师生鼓掌)

  师:老师再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边听边细细揣摩。

  (师朗读课文)

  师:在诗歌最开始有一段特殊的文字是什么?

  生:朗诵词。(齐声回答)

  师:这段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生:引出下文,是一段序曲。

  师:非常正确!

  师:从诗歌的题目“黄河颂”上看,整首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生:“颂”!

  师:大家真是“慧眼识字”,没错。是不是诗歌立即就歌颂黄河了呢?

  生:不是。(七嘴八舌)

  生:是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写。

  师:对!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直接描写的诗句:“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学生齐读)

  师:这么优美的文字是由哪一个字统领的?你能体会出黄河的什么特点呢?

  生:“望”统领了这段文字。

  生:我从“惊涛澎湃”体会到黄河的汹涌澎湃。

  生:我从“浊流宛转”读出了黄河的美丽,从“辟成南北两面”感受到黄河的雄壮。

  生:我认为,从那个“我站在高山之巅”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 ,这表现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

  生:我还感受到了黄河的勇敢坚强、顽强奋斗的精神。

  ……

  师:很好!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内在精神,难怪诗人对它的赞颂之情随之也油然而生。所以,后面就是在赞颂黄河,对吧!好,我们来看看最能体现诗人赞颂之情的有哪些诗句?你发现没有?好,请你说。

  生:啊,黄河

  师:老师想提醒大家,三句“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呀?

  生:三个“啊,黄河!”语气在逐渐地增强,我们感情也在逐渐地加深。

  师:没错!我们一起来一遍,好不好?注意!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它的变化!“啊,黄河!”预备,起!

  生:(齐):啊,黄河!……

  师:那么它是不是把后面分为三个部分呢?这三个部分从哪些方面赞颂了黄河呢?重点从哪一方面?

  (学生分组讨论)

  师:如果要概括部分的话,是不是应该找每节重点词语?你们发现没有?

  生:发现了。

  师:你认为这里哪个词是重点?

  生:摇篮。

  师:为什么?

  生: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师:我们的文明是从黄河起源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师:第二部分的关键词?

  生:屏障。

  师:为什么说黄河是“民族的屏障”呢?

  生:黄河是天险,起了抵御敌人的作用,它保护了中华民族。

  师:对,而且黄河的那伟大坚强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精神屏障”!第三个方面呢?

  生:,臂膀、民族精神。

  师:我们怎样理解“臂膀下的民族精神”?

  生: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师:所以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那么就让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我们的朗读中升华吧!请同学们齐读剩下的部分!

  (学生充满激情地齐读)

  师:这里所说的黄河滋养的`中华民族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河的什么精神?

  生:伟大坚强!(齐声回答)

  师:“伟大坚强”究竟是什么呢?你个人的理解呢?

  生:坚强不屈。

  生:勇往直前。

  生:势不可挡,不畏艰险的精神。

  师:我想此时此刻,每个同学的心中对黄河滋养的中华民族精神都有了各自的诠释。最后让我们用心朗读,来诠释这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吧!老师来分一下角色。万埊来读朗诵词。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前面的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那一段。谁愿意来?(学生举手,老师点了其中一位)请你来,好不好?对,你!女同学,咱们来读第一节“啊,黄河!”男同学,咱们一起来读第二节“啊,黄河!”剩下的部分,咱们一起读。注意读好关键词,声情并茂。

  生:黄河颂,光……

  生:我站在高山之巅……

  生(女齐):啊,黄河!……

  生(男齐):啊,黄河!……

  生(齐):啊,黄河!……

  师:(激昂、深情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侮。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为使我们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下课。

  【教学反思】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本文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黄河、保护母亲河的情感音乐电视的情境。教师饱含感情的诵读感染,学生自由诵读的情感体验无不在潜移默化之中给学生以情感熏陶。如果每节课教学都能关注学生情感的影响,长此以往,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这些对话告诉我们,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来体悟情感很重要。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学生对“摇篮”“屏障”“臂膀”等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个人理解是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这种交流,有利于师生间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感的迁移并形成一种共有的语言文化心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但是作为诗歌的教学这节课在朗读教学的处理不够深入。虽调动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让他们在自身的朗读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但还应抓住课题中的“颂”和课文内容中的“赞”来组织,重要的是读出“赞”“颂”的语气,这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的把握等方面来训练。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教学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以及由这一教学思想而采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某些教学环节教师主导性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并不十分充分,未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推进课堂教学。

【《黄河颂》的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黄河颂的课堂教学反思

2.最新黄河颂教学设计

3.黄河颂教学设计范文

4.《黄河颂》教学设计方案

5.黄河颂教学设计模板

6.关于黄河颂教学设计方案

7.《黄河颂》教学设计范文

8.《黄河颂》教学设计模板

9.《黄河颂》精品教学设计

上一篇:孜孜不倦造句精选下一篇: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