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2018-10-0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15-P16例1、例2、例3,P16-课堂活动1、2,练习二7、8。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进初步的估计、判别和推测。

  2、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请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每天给你们上课都要用到什么东西?(粉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盒粉笔有多少支。师生同数,然后得出一盒粉笔大约50支。老师从中大约拿出一半的支数,小朋友猜一猜现在盒子里大约有几支?(大约25支吧。)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

  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较大数的估计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出示装有大约40支铅笔的笔筒,那么这样的两盒大约有多少呢?同桌讨论后,再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猜的。

  生:一盒是50支,两盒就是50+50=100,所以大约是100支。

  2、请生看书P15例1,先独立填空,在给同桌说一说怎么想的。指名说一说。

  3、师再拿出粉笔盒,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盒大约有40支,那么两盒大约有多少支,三盒呢?四盒呢?

  (二)、教学例2

  1、让学生先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量完后,再汇报交流,得出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7厘米。

  2、生看一看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张,(大约76张);

  师:也就是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那么100张这样的纸大约有()厘米;1000张呢?

  3、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汇报。全班齐读得出的结论。

  (三)、教学例3

  1、师给每桌(四人一桌)准备一盘花生,让学生估一估一盘花生大约有多少颗。

  2、分组讨论估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估计的结果。

  一种:先数出一把有多少颗,再抓一抓盘子里一共有几把,就知道道一盘有多少颗了。

  二种:一颗一颗地数就知道有多少颗了。

  三种:用自己的小杯子先数出一小杯有多少颗,再看能装几杯,就可以知道有多少颗了。

  3、比较这几种方法,得出哪种估计方法最快、最好。

  (四)通过这几道例题的学习,小结较大数的估计方法。

  先确定一个数,再看较大数里面大约有几个这样的数,就可以很快估计出这个较大数了。

  四、课堂活动

  1、P16第1题。师重点问是怎样猜的。

  2、P16第2题。

  ①师想一个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大约是多少。(给三次机会)

  ②请一学生想出一个数,老师来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③同桌互相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二第7题,看图后,说一说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练习二第8题,让学生把到商店调查商品的价格,自己选择有关商品名称再填入表中。然后再说一说。

  六、课后记: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五年级数学《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