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2018-11-0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表演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雨衣、雨伞)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脚上和裤腿上容易被雨淋湿湿,很不舒服。)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4、课文中说的充气雨衣是什么样的呢?

  二、看图,教师范读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在听的时候,要拿出笔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听准字音,思考: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呢?

  2、你知道了是谁发明了吗?他发明的过程很有意思,我们还是自己认真去读读课文,了解了解他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吧。

  三、初读课文,识字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随文识字。

  ⑵读词语。

  ⑶游戏识字:看字读拼音;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四、再读课文,读通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可以先自己读一遍,再和你的同桌比一比。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五、品读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画出有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2、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3、小林想到了用塑料环代替铁丝圈后,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

  他没心思游泳了,换好衣服就往家跑。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膜,又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忙压成一个气囊。气囊吹起来,和充了气的自行车内胎差不多。爸爸帮着小林把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里面。充气雨衣做好了。

  4、读读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5、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大家会怎样称赞这件充气雨衣呢?

  六、积累运用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

  3、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成为像小林一样的了不起的小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课后练习】

  复习我会认的生字。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我会认:充 膝 联 旋 暑 泳 囊

  剪 膜 胎 差 粘 嘿 棒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

  教学反思

  由于本文具有科普性和略读的特点,教学中,我能把握的一个主方向是,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应竭力克服科学课的影子,突出语文性。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探究相关问题,重点抓住一个主问题: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再通过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通过朗读和交流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最后以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吗?这一环节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本文较长,由于长句较多,我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因此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给学生读文时间少,因此我想有些环节,如:小林是怎么解决困难的,花的时间不需要太长,应该让学生多读书,达到自读自悟。

上一篇:《三亚落日》精品教学设计下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