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设计

2018-12-06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面 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学生特质和教学资源的可操作性,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关注学生主动学习,倡导合作,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来获取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表达交流的能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教 学中力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育,采用创设情境、倡导合作,重视过程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第二节内容。通过学习,旨在认识根毛吸水的意义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 生活生产中的现象。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内容分析】

  《生 物》(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课,以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为铺垫,动态描述土壤中的水分由植物的根进入植物体其它器官的途径,先从根毛数量多面积大适于吸水的特点,让学生感性认识根毛吸水的意义,再到植物地上部分的茎的主要结构导管和筛管,认识水分从 下往上的运输途径,同时又为绿色植物参与者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内容打下基础,本节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使学生更加全面认识生物世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学生情况分析】

  我 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生产经验,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强,有高涨的热情,但注意事力容易分散;之前,在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株的生长时,已经认识了根尖的结构和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因此通过讲授知识与动手探究观察相结合,能有 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区别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和用途;

  3、描述茎的结构。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生有根毛的幼根和茎对水分无机盐运输现象的观察,训练观察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同学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2、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现象,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情感目标:

  1 、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加强与同学交流的感受。

  2、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教学难点:导管、筛管贯穿整个植物体。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设计:采用创设情境、学生实验、小组探究、观察法。

  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放大镜、解剖刀、培养皿

  老师准备:

  1、培养有根毛的毛豆幼根

  2、两棵相同的白菜苗(一棵带土坨的植物和一棵断了根毛的植物)

  3、浸了红墨水的桃树枝条(以叶脉变红为标准)

  4、榕树小枝条

  学生准备:浸了红墨水的桃树枝条 榕树小枝条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前培养好毛豆种子萌发长出根毛的幼根、课前准备桃树枝条浸入红墨水。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资料、课前准备桃树枝条浸入红墨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上一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下一篇:欧洲西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