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优秀说课稿

2019-03-17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课件出示)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的统计。

  2.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制作方法以及对这种统计图的分析预测。教材在设计中,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合并。为了方便比较青岛市、昆明市两个城市各月的降水量,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画在同一幅图上,变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出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其带来的好处。

  (2)区别。让学生比较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引入和克服教学重难点。

  (3)读图。通过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两条折线升降的分析,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这也是课标的要求。

  3.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今后学习更多其他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4.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课件出示)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2、技能目标——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在提供的表格中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课件出示)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进行简单的制作,学会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6.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课件出示)

  对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准确地分析、比较和判断 。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课件出示)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比较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课件出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合作交流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想象、讨论、迁移等一系列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课件出示)

  1.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书中例题只提供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和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看上去很单调,枯燥无味。怎样激发学生情感呢?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一张我国各省市的行政区域图,然后我在图上指出,青岛市在山东省,昆明市在云南省,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有2080千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情况。然后分别出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让学生分别说出青岛市和昆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多,哪个月降水量最少,引起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回忆。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经验,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相应的数据。我这样设计的依据是: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

  2.第二个环节是:设置疑问,主动探索。

上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分类和画角》的优秀说课稿材料下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