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新理念为指导,改编原教材。
原教材课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路是: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土壤是什么样的;然后通过实验,分析土壤的成分;最后总结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告诉学生“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做土壤。”;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对土壤进行野外观察和采集土壤标本;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
原有教材的教学目标、思路、内容更倾向于发现式的科学学习,在我深入挖掘了本课的教材之后,感觉到这些内容可以经过加工,改编成为学生进行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新的生长点。
1、在教学目标上,改编为:
(1)从过程与方法上: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识与技能上:感悟有顺序的科学认知程序,同时强化记录这一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愿意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土壤,同时渗透自主和合作意识等。
2、在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上:
我将原有的思路与内容,改编成:首先是用“橘子的种子种到哪,才能生根、发芽、结果?”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说一说,随后再由教师规范给出“土壤”的定义,紧跟着展示四幅反映某些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的图片,指导学生在观察了这种现象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这些植物都离不开土壤”,从而激起学生想要探索“土壤的成分”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说出土壤里有什么成分,教师一一输入电脑,再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设计自己的证明方法,教师记录,但这些并无一定的顺序可言,从而在教师明确每组只给一块土壤的时候,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合理的安排好实验的顺序,才可以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最后,由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到的知识、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在改编了教材的同时,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学生体验科学的新生长点。
二、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操作技能经验等方面开展了学习活动。
1、在导入过程中,我是用“橘子的种子种到哪才能生根、发芽、结果子”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土壤的含义,然后再由教师归纳出“土壤”的定义。
2、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同样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抽取已有的认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实验验证的方法,例如: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的知识,来猜测,土壤当中可能有“空气”存在,并设计了将土壤放入水中,看一看是否有气泡冒出这一实验。但这些方法不一定有序、完整、科学。
3、确定实验顺序时,也是由孩子们已有的技能经验提出了先看、再摸、放水中、最后搅拌看沉淀,这一顺序。
小学自然说课稿:小学自然《土壤的成分》说课稿,
4、在引入“腐殖质”这一概念时,教师提出了“那些草根、树叶、小虫子的尸体,在土壤里放时间长了会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学生同样是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了“它们会腐烂的”这一想法。
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自然,同时明白了这些自然现象是存在于生活实际当中的。
三、帮助学生感悟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路。
1、本课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导入新课,由问题引入;结合实际经验确定了实验方案;观察实验;形成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这个思路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
2、本课的重点是在于实验方案设计上,力求体现让学生感悟、解决科学问题当中的某些重要环节。
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1)探索土壤成分的证明方法,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入手,抽取已有的认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实验验证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不一定有序、完整、科学。
(2)确定实验顺序,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的有序性,用正确的顺序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思想。从而让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有了新的生长点。
(3)实验并汇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记录的能力,并训练学生将直观的信息转化成有条理的抽象的语言的表述能力。
总之,对于全课的教学过程来讲,是在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运用科学探究来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路:提出假设、实验证明、汇报结果。与此同时,在确定实验顺序这个主要环节上,也是体现一个解决科学问题思维方法的教与学:即先看、再摸、放入水中观察气泡、搅拌后看沉淀。这就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的重难点所在。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土壤的成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在座的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