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

2019-06-22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等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本节分为2个课时,我讲的是第1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碱的共性研究。在本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会进行化学变化以及酸的性质,这为碱的性质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也为之后深入探究碱的其他性质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九(5)的学生基础较好,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之引导可以自己进行探索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为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提供了基础。

  3、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了解碱的分类,及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的共性。

  (2)、技能领域: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情感领域: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碱(可溶性和难溶性)的共性。

  5、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和探究式实验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6、教学过程:

  关于什么是碱在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中已经讲解,所以本节课没有重点强调。那么本节课是通过书写化学式的开篇,通过该过程一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二是让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判断物质溶解性,并让学生通过圈的方式找出碱,同时清楚碱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然后让学生书写可溶性碱的电离方程式,从而说出碱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原因。为本节课研究碱的共性拉开序幕,说明碱的个性下节课学习。

  整堂课我共设计了6个活动,前4个活动是可溶性碱的共性,后两个活动是难溶性碱的共性。活动的设计有的是学生实验(活动1、4和5),有的是回顾(活动2和3),有的是教师讲解和拓展(活动6和拓展),每个活动后都有悟得,这些悟得为学生的归纳总结提供了蓝本,也为学生铺设了清晰的思路。

  在活动4结束后,设计了一个观察、讨论和交流的步骤,主要是让学生观察找出不同溶液的试剂瓶塞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其原因,另外也拓展到二氧化硅也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所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塞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胶塞或木塞。在这里,可能会有同学问道:“那么瓶塞不能用玻璃,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的试剂瓶怎么可以用玻璃呢?”教师一笔带过解释就可——普通玻璃含有Na2SiO3 、CaSiO3、少量SiO2成分,氢氧化钠能与玻璃表面的SiO2反应生成很少量的Na2SiO3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建筑粘胶,粘性很强,因此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生成的少量Na2SiO3会把瓶子和盖子粘住打不开,应用橡胶塞.对于一般的实验,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可以用玻璃的,因为反应的量很少.对于高精度的分析实验,是不能用玻璃瓶盛放,用聚乙烯瓶盛放.

  活动3我设计了二氧化碳的检验和吸收的方程式书写,同时通过介绍让学生自己试着书写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用给学生一个思考:一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里面我是想强调与碱反应的严格意义上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酸性氧化物,进而让学生厘清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联系等。

  对于活动5,我是在活动4的基础上去完成,充分利用了活动4中生成的难溶性碱。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讲解和实验操作等留给学生。

  这堂课前我没有进行磨课,可能会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缺陷,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上一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说课稿下一篇:我们的食物安全吗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