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我们都是一样的》说课稿

2019-06-29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尊重与被尊重的权利,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

  2、能力:

  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3、知识: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各有所长,要互相沟通,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和同情。

  教学重点:

  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尊重与被尊重的权利,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

  教学重点的分析:

  1、从课程标准说明:

  《我们都是一样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同在蓝天下”,而《我们都是一样的》为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教学用书明确提出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说明:

  让学生体验被他人轻视、忽略的感受,明白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再通过故事《大山的回应》告诉学生尊重是相互的,,然后从故事《是谁搞的恶作剧?》“走近曾宇”,明白人有所短,也有所长。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呈现的情境全都源自学生的生活,学生容易感受、体会、明白,从而完成教学重点的任务。

  教学重点解决方法与过程: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个精致的小纸箱,作为班级的“悄悄话”信箱。

  2、请学生将自己被人轻视、嘲讽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投进信箱里。

  3、制作精盖美的“贴心卡”。

  4、课前收集一些名人平易近人、尊重他人的故事。

  活动一 “悄悄话“”信箱

  1、教师扮演知心姐姐,让学生写下一次自己被别人瞧不起时的心理感受,并将它投入悄悄话信箱。

  2、教师随机抽出几张读出来,但要隐去主人公的名字。并将学生感受最深的体验写在黑板上。

  3、知心姐姐发问:当你遇到画面上的情形时,你的心理是怎样的?你最希望别人怎么做?

  4、小组讨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自己不懂尊重别人,行吗?

  5、听故事《大山的回应》

  (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回忆自己或感受别人被人瞧不起的经历和感受,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能更好地理解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心理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的思想发生碰撞,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活动二 猜一猜:是谁搞的恶作剧?

  1、听录音故事:《是谁搞的恶作剧?》

  2、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认为是曾宇的为一方,认为不是曾宇的为另一方,双方讨论并派代表说出各自的理由。

  3、小组讨论:如果是曾宇同学搞的恶作剧,我们该怎样帮助他?

  4、(看图“走近曾宇”),看同学们是怎样帮助曾宇?

  (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听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驳论会作准备。全班分为两组来讨论,双方的观点和立场不同,能活跃课堂,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论是认为是曾宇做的还是认为不是曾宇做的,都能让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沟通,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活动三 你能和他成为朋友吗?

  1、(看书本3-4的四幅图)你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吗?

  2、小组讨论:遇到下面情况的人,你能和他成为朋友吗?

  你的家境好,他的家境差;

  你的学习好,他的学习差;

  你的身体好,他的身体差;

  你体能健全,他身有缺陷;

  你灵巧,他笨拙。

  如果做成朋友,你应该怎样做?

  (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通过“你”和“他”的家境,学习,身体,体能的差异的比较,如果能成为好朋友,就要学会互相沟通,尊重、理解、宽容作同情。)

  活动四 讨论:应不应该叫外号?

  请同学说说哪些外号是你不愿意接受的?

  当别人叫你不喜欢的外号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好办法?写一写,说出来。

  (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让学生说说当别人叫你不喜欢的外号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自己的经历来谈感受,从而明白给别人取外号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活动五 小小故事会

  请学生讲述课前收集的名人尊重别人的故事。

  (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收集和讲述名人尊重别人的故事,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向名人学习由此而得到启示。)

上一篇:家乡民俗探秘的说课稿下一篇:《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