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说课稿

2019-07-13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的学习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二)教材地位

  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后启现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及其作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欣赏,评论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重难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设计意图: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在我国古代文学上最具代表性。故设定为重点。)

  难点: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文化史的基本理论指出,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反映。学生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次,所以确定其为本课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合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的刺激,能够更有效获取知识信息。所以,本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积极创造有效情景,使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以换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实效。

  根据美国教育家兰·本达女士“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了解决本课难点,我将采用探究法。由学生就本课难点题开展的探究活动,。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真正融入课堂,其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说学法:

  高二普通班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他们基础较为薄弱,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播放歌曲《诗经·采薇》,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高超艺术,由此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比较形象直观,自然能把学生带入一种相对“古朴”的意境,在这种氛围中,再去学习古典文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学习新课(约30分钟)

  在新课学习中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诗经》和楚辞。

  听完歌曲《诗经·采薇》后,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经》的诗的主要特点。最后让学生归纳指出《诗经》地位和价值。

  (设计意图:由《采薇》分析出《诗经》的特点,符合史学的基本理论——论从史出。并且学生在高一语文课已经学习了《诗经》的选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普通班的学生更加容易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接着采用实践探究法,从端午节这一民俗入手并欣赏《离骚》中的名句向学生介绍屈原和《离骚》这一知识点。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可以换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第二部分“汉赋和唐诗”

  我将重点放在唐代诗歌上。

  我将通过,“唐诗接龙”的比赛活动,因为学生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唐诗非常之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抛出探究问题——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从而探究中国古代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政策之间的关系,由此帮助学生理清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指出,评判历史应该从技术和策略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从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这样的讨论法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三部分“宋词和元曲”

  这部分的学习我将重点放在宋词上,采取举办宋词朗诵会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的朗诵中,感受宋词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第四部分“明清小说”

  老师简单介绍我国小说的产生后,通过举行明清小说故事会,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些小说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小说内容分析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符合陈寅恪“文史互证”的历史观。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小结、巩固新课(约5分钟)

  我先总结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主要发展脉络,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① 这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创设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 本堂课有两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活动——唐诗接龙,这一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性,课堂气氛热烈。第二次高潮是活动——宋词朗诵会。

  ③ 本堂课存在着不足之处:学生的参与性没有预设中那么高,部分预设过于理想化。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设计,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上一篇:《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说课稿下一篇:《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