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说课稿

2020-06-20说课稿

  一、教材的选择

  《剪枝的学问》一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一课的道理写得含蓄蕴集,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剪枝的学问》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以事情发展为记叙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我之所以选择这篇教材,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课文叙述主线明朗,层次清晰,便于学生模仿写作方法

  课文以事情发展为记叙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将“我”三进桃园所见(冬剪枝春开花夏结桃)、所闻(王大伯的话)、所悟(减少是为了增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起步,这样的文章是便于学生模仿的好范文,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叙述方法。

  2.课文文字简而不白,道理含蓄蕴集,引发学生深思

  这一课的道理写得含蓄蕴集,没有直接的阐述,而是以对春天桃园花开烂漫,夏天桃园硕果累累极尽渲染,对课文的道理虽未一语道破,但让读者心中自明,读后意味悠远。

  3.课文内容取之于生活,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见剪枝,有的是果树的剪枝,有的是花儿的剪枝,有的是行道树等一些高大树木的剪枝,常见了也就不会特别地去在意,去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常见,所以漠视。课文就是以生活中的现象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读了课文后,学生静下心来过滤生活中的场景,往往能将以往忽视的东西清晰呈现眼前,印证“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一道理。同时也引发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4.课文字里行间充溢着情感,触动学生心底的柔软

  课文以“我”的情感变化过程为线索叙述,以“我”的视角审视出现在自己

  身边的事情,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王大伯”这位种桃能手在自己种桃领域的专业,对自己种桃这项工作的热爱,一个“抚摸”让我们看到了王大伯对自己栽种的桃树的爱,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般。“抚摸”中真情感人,触动着学生心底的柔软。

  二、教材的解读

  1.把握内涵

  每一篇教材都有它独特的魂魄,也就是精神所在。要做到把握魂魄,首先是通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找到震动读者的文本精神。《剪枝的学问》一课取自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讲述的对象“王大伯”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但是就在这位平凡的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课文描述王大伯的话语不多,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种桃技术精湛、视桃为子女的老人,尤其是王大伯的一番话,简洁、生活化但却意蕴深远。所以,对本文的内涵把握,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一层面,也要走进“王大伯”的精神世界,感悟他的真情,体会他之所以能成为种桃能手,不仅是技术精湛,更是他对种桃本身的情有独衷。在王大伯身上,“劳动的快乐”与“剪枝的学问”紧密结合。

  2.理清脉络

  课文以事情发展为记叙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将“我”三进桃园所见(冬剪枝春开花夏结桃)、所闻(王大伯的话)、所悟(减少是为了增加)以5个自然段叙述出来。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剪枝的学问》“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3.剖析重难点

  在把握了文本精神、理清了文章脉络之后,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文章的重点、难点所在。

  1.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的朗读感受王大伯对种桃的钟爱与技术的精湛,感悟王大伯那普通而不平凡的形象。

  2.把握叙述主线,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

  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文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4.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认识生字,借助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关键词,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四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段意合并法,以“我”心理变化为线索来概括)。

  过程与方法:

  (1)主体,在阅读实践中有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

  (2)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生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精读课文,感受“我” “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

  (2)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3)大伯”对种桃的情有独衷。

  5.语言特色

  每篇课文的语言都有其特性,有的流畅平直,有的跌宕起伏,有的朴素简洁,有的华丽优美……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要设计不同的语言训练。《剪枝的学问》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在文本中比较有表现力的是课文第四自然段对春天桃园景色的描写、课文第五自然段对夏天桃园硕果累累的描写,思考在这些地方可否设计一些语言的训练点:

  (1)桃子的香甜引来了? 

  模仿的句式为: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2)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结合课文四、五自然段的意思,将这句疑问句改成陈述句。)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讲读教学:

  (1)多种形式、多层次朗读指导,朗读中感悟,朗读中提高。

  (2)抓住重点字词句,想象与说话训练结合。

  (3)课文与生活紧密结合,拓展思路。

  2.问题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2)合作交流讨论,在积极的思维中解决问题。

  3.多媒体辅助:

  (1)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减少是为了增多”的事例。

  (2)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适当辅助运用。

  四、学习方法指导

  1.以朗读为抓手,阅读实践中有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

  2.以想象为辅助,自主阅读中有问题的发现,有文字的流动,有画面的呈现。

  以情感为线索,重点词句中体会真情。

【关于剪枝的学问说课稿】相关文章:

1.《剪枝的学问》说课稿

2.剪枝的学问原文

3.小学课文《剪枝的学问》的说课稿

4.《剪枝的学问》的说课稿

5.剪枝的学问说课稿

6.剪枝的学问教案

7.《剪枝的学问》教案

8.剪枝的学问小学说课稿

上一篇:我家的菜篮子的说课稿下一篇:剪枝的学问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