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优秀说课稿

2020-06-23说课稿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1、演读法2、讨论法3,延伸拓展法

  教学过程

  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自行制作的动漫flash,一颗枣,两颗枣,一筐枣,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作呼喊状,一个小男孩双手作喇叭状呼喊……

  教师画外音: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关于男孩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关于枣儿: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7.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枣儿》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1.枣儿优秀说课稿

2.枣儿的说课稿

3.枣儿说课稿推荐

4.《枣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5.中秋枣儿香作文

6.《枣儿》主要内容

7.《枣儿》教学设计

8.《枣儿》的鉴赏

上一篇:枣儿优秀说课稿下一篇:《蜂》教学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