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2020-07-04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各位老师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宇宙中的地球》。

  一、说课标课标要求: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周围的太空环境,即人类目前所观测到的宇宙的全部。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既然是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那么首先要知道太阳系的组成,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从质量、体积、运动特征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这是它与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星球,这是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二、说教材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而宇宙的神迷与人类对浩瀚宇宙知识的强烈渴求,这些都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如闪烁的恒星之类),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并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学生在填写层次的框图的同时,就理解了天体系统层次性的含意。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地球的特殊性,教材首先摆出结论,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星球。那么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呢?地球具备怎样的条件来确保生物的生存与繁衍呢?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和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和优越性,从而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说教法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讲解法

  对于文字性的知识主要通过讲解法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补充一些常识性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2、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PPT制作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视频录相

  通过观看《宇宙与人》科教录相,加深学生对宇宙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七、说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图表信息中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一结论。

  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过程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八、说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用康德的墓志铭:

  这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将大家的思绪引入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们每天仰望星空,能在天空中看到些什么呢?一闪一闪的恒星,相对于天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轮廓模糊的星云等等……首先将学生带入宇宙的大空间中,并利用一些星体的图片资料,让他们对天体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结合课本图片资料,归纳出天体的类型,并给出天体的概念。在他们对天体有所了解之后,引用物理学理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既让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宇宙的物质性,同时引出了天体系统的概念。再利用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互绕转这一大家都知道的实事,给学生们一个对天体系统的实质性认识。

  那么除此之外,宇宙中还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天体系统呢?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其自主读图1.2,并完成读图思考题。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用写通讯地址的类比方式,让学生写出地球的宇宙地址,即完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的描述。而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在学生自主完成读图思考题的过程中对这种层次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只需提一句就很容易理解了。

  紧跟着,从宇宙的大空间拉回太阳系,同样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并结合太阳系模拟动图和课本表1.1数据和图1.5,从运动特征和质量体积等多方面对比八颗行星,从而得出地球并不特殊的结论。

  对于本课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这一框题的内容,学生理解地球的特殊性并不难,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星球,这是它的特殊性,难的是地球为什么适合生物生存,即地球所具备的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有哪些,在知道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还要知道为什么只在地球上有这样的条件。

  于是引用生物学种子发芽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空气、温度和水对生物生存的意义,难的是怎样讲清楚是什么原因使适合的温度、液态的水、具有氧气的大气层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地球之上。

  对于温度,采用对比其它七颗行星的表面温度的方式,从而引出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很适中,不近不远的距离保证了地表15度左右的平均温度,太近或太远都不行。

  而大气层的形成,可以给学生介绍月球上没有足量大气的原因,是因为月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太小,其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经过这一对比,可以引出地球质量与体积适中,从而使大量气体在地球上空聚集,并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而形成今天的大气层。关于水,必须特别强调是液态的水,而不是冰。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相关文章:

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反思

2.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3.《宇宙中的地球》的高中地理教案

4.地理必修1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5.宇宙中的告白美文

6.读《宇宙.地球.海洋》有感作文

7.宇宙月亮地球想象作文

8.高中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

上一篇:地理必修1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件下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