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应用题说课稿设计参考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59页的准备题和例5,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已经学过一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这为学习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重点编入了两个物体(两人、两车、两船等)相向运动的应用题,主要学习“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时间”的知识。本课学习“相遇求路程”,它是在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使知识类推迁移到本课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结构特征、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教材的结构层次及编排意图:
相遇应用题的知识从一个运动物体变成两个运动物体,涉及到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等不同因素,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较少,难于理解相向运动的变化特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本课题的知识结构:
(1)先出示一个准备题,学生通过图示加深对“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含义的领会。接着,通过填表分析每经过1分、2分、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遇”,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等于两地间的距离”这一数量关系式,为学习例题扫除障碍。最后通过例5的学习,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第一种解法:先求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再加起来就是总路程;第二种解法:先求每分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即是两人的速度和,再乘以相遇时间,就得总路程。这种解法不仅比第一种解法简便,而且是学习“相遇求时间”的基础。通过新知的学习,培养了学习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解答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方法,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十四中,除编排了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以外,还编入了一些稍有变化的题目,如:背向而行,不同时间出发的情况,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思维,防止思维定势,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重点:
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6.教学难点:
解答问题时对速度和的理解和运用。
7.教学关键:
理解清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二、说教法学法的选择
1.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以旧引新,启动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很强。在教学新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的共同点和分化点,为学生架起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相遇问题是由两个物体运动完成的,其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是在一般的行程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先复习由一个物体运动求路程的行程问题,为学习新知作了适当的铺垫。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相遇问题的教学运用线段图或教具演示等传统手法,学生较难感知两个物体各自用不同速度运动的状态,给学生理解题意造成一定的困难。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使学生多方位感知事物,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引探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先让学生读题审题,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演示,加深理解关键的字、词、句,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出相遇问题的特征、规律,概括出其数量关系式。在已有第一种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第二种解法,并归纳出两种解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习完一个新知识后,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层次、有坡度、发展性的课堂练习,是全面落实双基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对应练习、深化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多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反馈了对此类应用题结构、解法的掌握,防止了思维定势,还培养了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口答)
提问:为什么这样求?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
2.李诚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_____________?
由学生补充问题并进行计算。
以上练习,复习了由一个物体运动求路程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使学生能顺利地应用旧知识和学习方法去获取新知识,为学习准备题做适当的铺垫。
(二)新知探索:
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一般的求路程应用题,它是由一个物体运动完成的。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应用题。
承上启下的谈话,把学生引入到与所提问题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准备题:
(1)读题看电脑演示,初步理解题意。
问:题中告诉我们,张华和李诚是怎样出发的?他们行走的方向又是怎样?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归纳板书:“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
(2)边演示边填写P58表格的数据,并分析数量关系。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填写1分钟的路程变化表,再让学生独立填写2分、3分的路程变化情况表,并通过电脑演示,学生校对答案。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的第4列数据,归纳出:当两人距离为0时,说明两人相遇了,并推导出: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正好相等的数量关系式。
通过多媒体演示,积累表象认知,在屏幕上呈现出相遇问题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帮助学习顺利理解题意,为学习新知扫除障碍。同时,生动清晰、新鲜活泼的画面,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像上题,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他们所走路程之和正好等于两地的距离。我们称它为相遇问题。现在我们就学习解答相遇求路程的方法。板书课题:相遇应用题。
4.讲授例5:
①出示例5,教师读题,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启发学生学习第一种解法。
演示后提问:a.小强和小丽走的路程各是哪一段?用色段表示。
b.两人4分钟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相距的米数有什么关系?
c.要求两家相距多少米?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回答后,指一名学生口述解题方法,教师板书。
③启发学生学习第二种解法。
先让学生尝试学习,再提问其解题思路,最后通过电脑演示来验证答案,重点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④小结两种解题方法。
⑤学生看P58例5。
通过教师有机的设问、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很快得到第一种解题思路和解法;尝试学习第二种解法后,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也验证了学生的第二种解题思路,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练习:
1.对应练习:P59“做一做”的两小题。
2.深化练习:P61练习十四的第2题。
运用多媒体演示两辆汽车背向而行的动态,直观生动、引入意境。使学生马上明白:当两个物体同时从一个地方背向而行,它们的结果是相距,同样可用“相遇求路程”的解法求相距路程。这样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扩展了学生思维。
3.综合练习:
(1)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还相距50千米,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正确的算式是( )。
A.(38+46)×4 B.38×4+46×4+50
C.(38+46)×4-50 D.(38+46)×4+50
(2)A、B两城相距38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这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开出4小时后,还相距多少千米?
正确的算式是( )。
A.(38+46)×4 B.(38+46)×4+386
C.386-(38+46)×4
4.发展练习:P61练习十四的第3题。
此题是两列火车相向行驶的相遇求路程的扩展题,由于甲车先开出1小时,即运动时间改变,求相遇路程的方法也有了变化,给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物体相向运动的行程问题,其中求路程的解答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先求出两个物体各自走的路程,再将它们各走路程合起来,求得总路程;二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也求得总路程。
(五)布置作业: P61第1题,P62第12题。
【相遇应用题说课稿设计参考】相关文章:
1.相遇应用题说课稿
7.相遇问题说课稿
8.《相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