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说课稿

2019-01-25说课稿

  老师们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材中的王实甫的《长亭送别》。

  情况说明:

  授课之前心里没有底,主要担心两点:其一,所选篇目为王实甫的经典戏剧《长亭送别》,而学生对戏剧普遍不怎么感兴趣,课堂积极性会不会不高;其二,授课对象为理科平行班的学生,学生基础和各方面能力相对差一些,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会不会难以落实。

  指导思想:

  从实际出发,“教学目标”没有定得太高。总的来说,就是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抱定教书育人的宗旨,以生为本,在教学中设定合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曲词,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微妙心理,从而理解文本主题,领悟主人公重爱情轻名利的闪光思想和为爱抗争的可贵精神。

  2、通过理解作品中的情景交融和多种修辞,来品味诗化语言,从而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1、美读法。设计齐读、自读、教师或学生范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略优美曲词的艺术魅力。这些过程教师要相机指导诵读方法和技巧。

  2、引导点拨法。引导点拨学生对曲词的赏析、学习和领悟曲词的艺术手法。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空间,以4人为单位组织小组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得知识的途径,教师作适当引导和总结。

  3、比较阅读法。联系同类作品比较拓展,使当堂所学得以迁移延伸,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运用现代化手段,扩大课堂容量,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素材冲击学生感官,为其欣赏文本提供帮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演示课件,介绍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李叔同之《送别》,营造气氛。如有需要还可领着学生跟唱,以便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投影课题)

  一、导入

  (开始导入时切换《送别》的钢琴伴奏音乐,背景图片不变)

  由中国的送别文化引出长亭古道,因为课文是节选,所以先介绍王实甫的《西厢记》,交代前情,继而导入课文《长亭送别》。

  二、检查预习,梳理情节

  (投影图片,配以简要的文字介绍,图文并茂)

  请学生根据屏幕提示,将节选文本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拟出小标题。

  1)指名学生概括。

  2)投影明确。(简略指导学生拟小标题的技巧,紧扣“别”字贯穿情节。)

  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投影)

  1、把握人物的心理性格

  2、鉴赏作品的诗化语言

  四、完成“学习目标”1(着重阅读第二、三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性格)

  1、读曲词,体味主人公的“愁”

  1) 送别,莺莺免不了离愁别绪。她究竟愁到了什么程度呢?先引导学生阅读[滚绣球]和[叨叨令]这两支曲词,体会其中的愁情。(学生很容易理解)

  2)提问:那么,还有哪些唱词也表明了莺莺的离愁之苦呢?

  学生快速检索后共同推选出几支最能表现莺莺离愁之苦的曲词——[快活三][朝天子] [耍孩儿] [四煞][三煞]。

  3)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这几段唱词。(教师指导朗读技巧: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节奏的把握,因为是表现“愁”,所以要读得慢些。)(投影图片,放背景音乐)

  4)学生朗读结束后投影所提问题:

  5)学生自由发言,分析曲词,谈自己对莺莺愁苦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对筵席上“酒食”的描写,对莺莺与张生离别后生活情状的描写。

  6)教师小结:(以旧带新)李煜在《虞美人》中用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将抽象的愁具像化了。莺莺愁到了何种程度?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原曲文量化一下呢?(学生可以检索出相关内容)(投影明确)

  2、读曲词,体味主人公的“恨”

  送别,离人免不了离愁别绪。全词多次提到了一个“恨”字,显然,就全曲来看,应该说,《长亭送别》抒写的是莺莺的离愁别恨。

  1)请学生把有“恨”的曲文找出来,并说说看,莺莺的恨有哪些内涵?她为何会有此恨?(投影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强调要以文本为依据来分析理解。)

  2)学生可以很快找到相关的几支曲子,讨论后指名小组代表起来分析,教师点拨。

  3)(投影明确)这“恨”并不单纯,它包涵了莺莺对夫妻离别的悲、对老夫人阻挠的怒、对自己命运的忧,三重心理。(前两点学生可以想到,第三点要结合文本启发。)

  4)指明莺莺“恨”产生的原因:怕日久后老夫人变卦,更忧张生去后变心。

  5)借此机会联系介绍当时的社会现实:新及第进士,皇帝都会设宴嘉奖,此时达官贵人就会趁机选婿,以张生的人才很有可能会中选。再加上当时秦楼楚馆活跃于时,异乡花草触目皆是,张生与那些个风流才子一起,就很有可能被拉下水。这些都不得不让莺莺深深担忧。由此我们也可认识到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3、读曲词,体味主人公的“情”

  学生读懂了莺莺的愁,读懂了莺莺的恨,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她对张生的情。在那个时代,作为相府千金的莺莺要坚守住这份爱情,是需要顶住很大压力的。那么,支撑她顶住这份压力的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概括出莺莺最可贵的品质——重爱情轻名利)(投影提问)

  (指名学生分析后投影明确)

  五、越剧欣赏

  在充分品读理解曲词后,播放一段黄梅戏片断(时间不超过3分钟,截取内容紧扣文本二、三部分),这个环节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便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提示学生:课堂条件有限,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欣赏更多内容,还可利用课余到网上搜索更多视频资料。)

  六、完成“学习目标”2

  《长亭送别》打动人们的不仅在于它反映了追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更在于它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和诗化的语言。接下来带领学生领略它的语言魅力。

  1、请学生齐读或自读[端正好][脱布衫][一煞][收尾]四支曲子,找出其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并简要概括。(学生只要认真检索出曲词中的名词,就可以完成此项工作,指名学生概括后投影明确,教师小结。)

  2、再以[端正好]为例,让学生仔细品读,进一步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带领学生齐读后投影提出几个鉴赏方向。

  2) 指名学生分析概括,教师点拨。(投影明确)

  3) 学生再次齐读。(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长亭送别》)

  4) 教师小结:点评作品语言特色。(投影)

  3、 简要赏析[叨叨令]的语言特点及艺术效果

  4、 简要赏析[满庭芳]中所用的典故。

  (这两个环节都采取:投影提出问题→ 指名学生赏析,教师点拨→投影明确。)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赏析文中运用比喻的曲词,体会其艺术效果。)

  七、拓展比较

  愁多愁苦愁重,只要能花好月圆也无妨。莺莺是幸运的,可还有多少相亲相爱的男女最终是以悲剧告终啊。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几部同题材作品。

  (投影显示)

  结束语:他们真情相爱,却好事多磨,无论是喜是悲,我们相信,他们那为爱努力抗争的精神都将永远感动着我们!

  (投影补充课外阅读资料《崔莺莺夜听琴》)

  教学反思:在全体学生的努力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预设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作为1课时的教学内容,容量有些大,时间显得紧张。如稍作调整,学生活动空间将会更大,效果将会更好。

  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给予树》优秀说课稿范文下一篇:枫桥夜泊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