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尔基的信》阅读答案

2019-06-08阅读答案

  最近接到你的那封信,给我不少快乐。我诚心地感谢你。我那篇《叔叔万亚》是很久很久以前写的,我从没有看见在舞台上演过。近年各地的小戏院常常公演这本戏。我对于自己写的戏剧向不怎么高兴;许久以我没有注意戏院的事了,现在也不想写什么给舞台上演的东西。

  问我对于你的小说有什么意见。我的意见吗?天才是没有错的,而你是一个真正的大天才。比方说,你那篇《草原上》就写得十二分有力量,我的确感到有一种嫉妒的痛恨,恨写那篇好小说的不是我。你是个艺术家,是个聪明人,你伟大,可以造就的。你所写的东西是你亲见亲历的,这才动人,才是真艺术。这就是我对于你的作品的意见,我并且很高兴我能够把我的意见告诉你。我再说一遍,我是很高兴的;如果我们能够见面谈上一两个钟头,你就可以相信我对于你是何等的欣赏,并且知道我对于你的天才存在着何等的奢望了。

  我还可以说说你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吗?这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批评一个天才的坏处,就像指出园里一棵树木的坏处一样的不容易。树本身没有不对的地方,它所以有些毛病可以指摘,全在看那树木的人口味各有不同的缘故。你说是不是?

  我以为你的毛病在于缺少约束的能力。你有点像戏院里的一个看客,他那样的不能约束他的兴奋,使得他自己同旁人都弄不清台上的戏。你这种毛病在描写自然的时候特别令人觉察出,太繁了,反而把你的对话的精彩给糟蹋了。读到这一类的描写,我就希望它能够简练一些,最好写两三行就可以了。常常写到的那些娇情,伤感,以及私语等等,好像太在辞藻上用功夫了,稍嫌单调,叫人读起不仅不能引发兴趣,反而让人生厌。描写到女人恋爱的情形,也嫌缺少约束的能力,如《马娃在竹筏上》等篇。那并不好,并不见得所知很详,只显出你缺少约束的能力。还有,你那一类的小说不宜太多用“平圆面”“协调”等等的字,用多了反把主旨毁了。你又常常说及波浪,似乎太多。你在描写受过教育的人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勉强不自然,并且太谨慎了似的;这并不是你没有观察过那些人,好像是你不知道从哪一方面去观察他们。

  你多大年纪了?关于你及你的身世,我一点不知道。但是在我看,假如你还年轻,你就应当离开尼尼省,出同文艺界的人切磋琢磨;不是出学我们一般人那么乱嚷,也不是出学得尖锐些,乃是一着手就要把你对于文学的目标抱定,然后慢慢地爱着你的目标,然后做下去。还有一层,老是在省城里生活下去,人也容易老些。像柯洛连科、潘大彭、马鸣、厄泰耳,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你起初与他们往,也许要以为讨厌,但是过了一年或两年之后,你就觉得他们可爱,而与他们的往也可以给你不少益处了。

  19.请概括这封书信的主要内容。(4分)

  20.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5分)

  (1)在“我以为你的毛病在于缺少约束的能力。……给糟蹋了”这几句话中,契诃夫为何交替使用人称代词“你”和“他”?(3分)

  (2)如何理解“天才是没有错的”这句话?(2分)

  21.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封书信的高妙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案:

  19.(1)感谢高尔基关注自己的戏剧作品;(2)高度评价高尔基写作才华(认为高尔基是写作天才);

  (3)像高尔基这类写作天才的作品往往别具一格,指出其作品的不足不容易;(4)对高尔基的写作提出具体建议(写作约束力以及其他);(5)建议高尔基多同文艺界的同行交流。

  (4分。一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20.(1)用第一人称“你”,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契诃夫对高尔基批评态度,(1分)后面换成第三人称“他”,则是描写出“看客”在戏院里看戏时的表现,更为形象、客观(1分),也更能为对方接受。(1分)或答“二者结合运用,行文活泼,富于变化”。(1分)(任答其中1点得2分,2点即可得3分)

  (2)(1)天才就是超出常人,所以不能用世俗的、常人的标准衡量;(2)天才的行为常常是创造或创新,无法用对错评判;他们的可贵在独创。(答对任何1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理解合理即可。)

  21.内容上(2分):(1)对天才的欣赏与鼓励:契诃夫认为高尔基的文学才华是天才,对他的创作极为欣赏,他的天才抱有很高的期望;(2)对高尔基的批评客观而中肯:认为高尔基的创作缺乏约束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3)批评态度的仔细与认真:能具体结合高尔基作品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地批评,体现出阅读他人作品的认真仔细;(4)批评中体现出的真诚的态度:在欣赏的同时能指出高尔基写作的缺点,并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的背后充满真诚;(5)用自己的行动阐释出崇高友谊、知己的内涵:不虚“美”,不隐“恶”,表达欣赏之情,也说出中肯意见。(6)着眼于“肯定契诃夫伟大的人格”“肯定契诃夫有独到艺术见解”“肯定契诃夫真诚待人”的其他言之成理的观点。(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表达技巧(4分):(1)先称赞再提建议;(2)层层追问,反复设问;(3)善用比喻(或类比或打比方);(4)循循善诱,引导有方;(5)委婉,易让人接受。(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意思对、理解合理即可。)

上一篇:《游兰溪》阅读答案下一篇:《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