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2020-09-02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录毕,走送之( ) (2)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3)媵人持汤沃灌( ) (4)左佩刀,右备容臭( )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2分)

  A、既加冠 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 士卒不尽饮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

  1、(1)跑(赶快) (2)等待 (3)浸泡 (4)气味 香气(4分)

  2、A(2分)

  3、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每题1分。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

  4、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1)录毕,走送之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媵人持汤沃灌 (4)同舍生皆被绮绣。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或王命急宣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

  4.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跑 (2)请教(3)热水 (4)通“披”,穿

  2、 A

  3、我住在客金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等分点:“逆旅”1分;“日”或“再”1分;语意连冠1分)

  4、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言之有理即可。符合文意,观点明确1分,联系实际且表述清楚2分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参考】相关文章:

1.《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2.《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3.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

4.《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及答案

5.送东阳马生序的阅读题答案

6.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

7.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8.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上一篇:《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参考下一篇:《看到了一条河(节选)》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