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遗憾安全在我心中征文

2018-12-11征文

  一、期盼的喜讯

  1986年8月21日,是令我一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爸爸的生日,又是爸爸的祭日,也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日子。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罕见的闷热,气温达到了37°C,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知了拖着嘶哑的声音在喊着,热”高考结束以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录取消息。听到同学们陆续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好消息,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更增添了几分焦虑。“终终终,,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谁呀?”

  “邮局的,特快专递!”

  我不假思索地打开门。

  “你是何龙吗?”

  “是的,是我。”

  “你的特快专递,请签收。”

  “签这里吗?谢谢!”

  送走了邮递员,我颤抖着双手,打开了蓝色大信封。“华北电力学院”几个大字像快乐的音符跳入我的眼帘。我被录取了!我的心情就像刚刚吞了冰淇淋一样,清爽无比。

  “等爸爸回来,一定要给他一个惊喜!”我心里琢磨着等爸爸一进屋,怎样逗他开心,甚至还想着要像小时候那样爬在爸爸的背上撒娇,再把好消息告诉他。

  因为爸爸为了工作,很少按时回家。所以,今天早晨妈妈以命令的口吻特意向爸爸约定:“小龙如果被录取,在家的日子就不多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在市区内作业,中午必须按时回来吃饭,让孩子陪你过生日。”

  为了让爸爸过好这个生日,决定在妈妈的指导下,由我亲手做四个爸爸最爱吃的菜:糖醋肉段、宫宝肉丁、凉拌粉卷、苦瓜炒鸡蛋。

  11点,我准备了鲜橘汁汽水,做好了炒菜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等爸爸回家吃饭。如果不是爸爸下午还要上班,我一定会给爸爸买啤酒的。

  爸爸是滨海供电局用户班的工人,身体很好,虽已年近半百,但仍能与20多岁的小伙子们比试登高、爬杆。爸爸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念不起书,解放后才上了速成扫盲班,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他在电力系统几乎干了一辈子,因为文化水平低,连个班长的职务也没混上。

  父母省吃俭用,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和妹妹身上,一心要把我们培养成大学生。他常念叨,女孩当医生最好,男孩就得干电业,苦点、累点没关系,当然要多念点书,不能只会爬杆、接线头。

  12点,爸爸应当下班了。我想,爸爸不会忘记早晨的约定吧?我们焦急地望着门口,盼望着爸爸的身躯出现。

  12点30分,爸爸还没回来。

  12点35分,门前“嘀--”的一声汽车喇叭响,韩一臣叔叔来了,他是爸爸同事,也是爸爸的好友。

  “小龙,你爸受伤住院了。咱们马上去医院。”

  瞬时,我浑身就像浇了一盆冰水。

  二、无言的爸爸

  我想,爸爸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到儿子的人学通知书后,也会减轻痛苦的。于是,我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妈妈、妹妹一起坐上供电局接我们的轿车,直奔市中心医12点45分,到了医院,我们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向急诊病房,在护士的指引下,来到了“太平间”。

  此刻,等待我们的不是爸爸喜悦的目光和温暖的大手,而是痛苦的面孔和冰冷的遗体。我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凝结了,先是欲哭无泪,之后泪如泉涌。金榜题名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

  我摇晃着爸爸冰冷的身躯哭诉着:“爸--,爸--,你看啊,这是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你看看啊,是华北电力学院,爸--,你睁开眼睛看一眼吧,这还是你给我报的志愿呢,爸一-,爸--”

  妈妈晕倒了,妹妹搀扶着妈妈,被护士们送进急救室。

  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韩叔叔告诉我:“你爸爸在今天的作业时触电了,从水泥杆上坠落,医院也无能为力了。”

  爸爸遇难后的第二天,他生前的同事、工友来看望妈妈和我们兄妹俩,在我的再三恳求之下,韩叔叔详细地向我们讲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

  昨天上午8点左右,爸爸和李龙辉、杨华生三个人接到去饲料门市部装表接电的工作任务,爸爸是工作负责人。

  他们的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是:在供电局大门东侧不远处的10千伏滨南线45号杆架设的400伏低压线上进行低压带电作业。

  这根水泥杆,高15米,杆上架设了6层线。从上到下分别是千伏滨南线、400伏低压线、滨海供电局办公楼的进户线、路灯钢绞线、滨海供电局通讯拉线和广播线。

  到了现场以后,爸爸指派杨华生在室内安装电能表箱和刀闸,自己和李龙辉在室外,放进户线。在李龙辉做进户线架时,爸爸自己登杆儿,进行低压带电作业。

  10点30分左右,爸爸在杆上已接好A、B、C、0四根低压线?这时,发现南边的一根(A相线)较松,就将升降板向上升高了约20厘米,准备把这根松弛的导线重新紧固。

  那时,杨华生、李龙辉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是没有主动地监护爸爸的低压带电作业,他们就站在距离爸爸工作地点约10米远的树底下唠嗑儿。闲谈之余,杨华生抬头的时候,正看见爸爸在导线纵横交错的水泥杆上用克丝钳子抽、拽松弛的导线。只见爸爸拽了三四次导线后,突然身体倒挂,口吐白沫。杨华生立刻大喊“不得了,老何触电了!”

  当时的情景把杨华生、李龙辉惊呆了,急得他们在电杆下面转了好几圈,依然束手无策。瞬间,杨华生拔腿就往屋里跑,边跑边喊:“我去找梯子和班长!”找到班长后,他们俩一起抬着梯子往现场跑,迎面遇到了正在向调度室跑的李龙辉,他说:“我去找调度停电”。事故现场,竟然出现了一个人也没有的状况。

  当大家回到现场的时候,发现触电的爸爸已经不是倒挂在水泥杆上了。在水泥杆的横担上,只悬挂着安全带。杆下有几个人正在忙碌着。近前一看,才发现爸爸已经从安全带里滑脱,侧着身,半趴在柏油马路上,头部枕在一滩儿血水里,右手掌有两块电击伤的痕迹,右脸颊有一条电击伤的痕迹。距他10米远的地面上,有一把胶柄绝缘已经损坏的钳子。

  虽经医院多方抢救,爸爸终因伤势过重,在12点15分离开了人世。

  三、事故的原因

  安葬完爸爸的遗体后,韩叔叔告诉我:现在,供电局正在停产讨论,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事故原因。3天后,局里要召开安全生产大会,爸爸的事故将作为案例在分析会上剖析,他希望我也能旁听一下。

  于是,3天后,我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走进了供电局的安全生产主会场。

  会上,局领导通报了事故经过之后,详细分析了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过事故调查组分析认定,这次触电事故是一起严重违章造成的人为责任事故。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就是爸爸自己。事故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爸爸工作失职。作为工作负责人,他自认为实践经验丰富,在进行低压带电作业时,未安排专职监护人。

  二是爸爸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差。作业中,需要重新紧固松弛的导线时,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的情况下,穿越低压线进行工作就是冒险作业。在杆上低压带电作业,没戴安全帽,没戴手套,没穿长袖工作服,使用的钳子绝缘不良,特别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带系得不妥当。因此触电后,他的身体从安全带里面滑脱,坠落到地面,造成了二次伤害。

  三是工作成员未能互相关心施工安全。从事低压带电作业现场没设监护人就是违章作业。而另两个人在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也没有自觉地执行监护制度。特别是在发生事故后,人员被悬吊在水泥杆上的紧急情况时,又惊慌失措,没有采取正当的急救措施,失去了挽救生命的机会。

  四、安全的烙印

  爸爸走了,走得这样匆忙,没有来得及跟我们说一句话,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自己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着没有文化的痛苦,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爸爸带着遗憾走了,也留给我们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忍着悲痛,去华北电力学院报到了。为了弥补爸爸的遗憾,祭奠爸爸的在天之灵,我要发奋学习。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爸爸的工作单位,成了一名电业职工,也算圆了他的梦。

  如今,每当我想起爸爸,就想到他的遗憾,依然悲痛不已。

  如果这次作业没有这么多的违章,触电死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血的教训发人深省。

  教训之一就是实践经验不能代替规章制度。

  这次事故的责任者--我的老爸,年龄已近半百,几乎终生投身到电力生产之中,一心扑在工作上,可谓“经验丰富”。正是这“丰富的实践经验”,滋长了其违章作业的侥幸心理,直至发生事故。可以设想,如果当时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设专人监护,就能有人制止违章作业;如果按照规程要求对带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就可能避免触电事故;如果按照规程要求佩戴安全帽,就可能不被摔伤头部;如果按照规程要求系好安全带,就可能保住生命;如果……总之,这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至少不会造成死亡事故。

  教训之二就是工作成员必须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每一个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人员都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性,互相关心施工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谁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刻,谁都有救助别人和被别人救助的机遇。只有工作成员互相关心施工安全,互相监督安全规程的执行,才会堵塞漏洞,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教训之三就是增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电力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作地点分散,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养成自觉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良好习惯。教训之四就是学会各种紧急救护方法。

  脱离电源是现场抢救触电人员的基本措施,不会进行心肺复苏和紧急救护,是电业职工的耻辱和遗憾。不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和紧急救护,就不能救人脱险。

  这次事故是戏剧性的巧合?还是对习惯性违章作业的惩罚?不管是巧合,还是惩罚,安全在我的心中却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上一篇:做一名新时期新教师征文下一篇:中学生关于迎亚运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