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但至今让我魂牵梦绕的是故乡的那片白桦林。
我的故乡,叫桦树林,她在小兴安岭脚下,在村东头和村西头各有一片约有一公顷的天然混交林,以白桦树居多,她是故乡的特征,可能也是因此而得名吧。
在我记忆的深井里,这俩片白桦林,就是儿时的乐园。村东头与村西头的孩子们自然分成两伙,村东的自称“东林军”,村西的自称“西林军”,以所在的东西林子为自己的“根据地”。时常两军展开“大战”,交战之后有时“化敌为友”,有时也结下“怨恨”。小时,跟在那些大孩子们的腚后,是他们的“跟屁虫”,充当他们的“小兵”。长大了也学着大孩子的样,也领着一帮“小兵”,当起了“司令”。
最让我难已忘怀的是,每年“六一”,学校都要组织一次野外游戏活动,在白桦林中搞“寻宝”游戏。事先,老师在白桦林里把写有“宝物”的纸条分别栓在树枝上或押在树丫中。然后让同学们进入林中寻找,每当有人寻到“宝物”,那高兴的劲无以言表。那所谓的“宝物”,就是4分钱的田字格本,5分钱的铅笔刀,8分钱的木格尺。其实,给我们带来欢乐的远不止这些,是我们对森林的亲昵,对大自然的亲近。
这小小的白桦林,缀满了我童年的梦想,少年的乐趣,丰富了儿时顽皮淘气的童心。
这小小的白桦林,多彩了故乡春夏秋冬的颜色。春天,休眠了一冬的白桦树,悄悄地拱出芽胞,吻着春风伸展嫩嫩绿叶,向耕地里劳动的人们发出妩媚的微笑,给辛勤的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枝头的布谷鸟向劳动的人们发来声声问候。
夏天,白桦林浓密的枝叶,就像一个遮阳伞,劳动的人们进入树荫下小憩,享受绿荫下的清凉,躺在厚厚的草地上,吸吮着百草的清香。
秋天,当薄薄的轻霜走过树尖,白桦树叶由绿变黄,她告诉人们收获的季节到了,人们开始了最忙碌、最开心的秋收季节。
冬天,她起胸膛抵挡风雪严寒,为人们保平安。
有了她,家乡显得平实、和谐、安详;有了她,家乡显得秀气、妩媚、多彩。
有一天,回到故乡,白桦林这道靓丽的风景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民房与耕地。我很惆怅、很无奈。既然我们人类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森林繁衍了人类,那么人类应该珍惜自己的家园,珍惜森林。人类为了生存,不惜破坏自己的家园,而得到这种生存,正如饮鸠止渴。也许这一小小森林不足以影响人类的生存;也许这一小小森林不足以影响生态和谐;也许这一小小森林的经济价值远远敢不上工业文明的需求……
失去了这片白桦林,虽然不能泯灭我对故乡的怀念,确更加增加了我对白桦林的怀念,在心中深藏着对白桦林的无限眷恋,对故乡的殷殷企盼,白桦林永远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