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盼了又盼,终于盼到了新年。妈妈说要带她到一个阿姨家里拜年,还告诉她,那个阿姨的家很漂亮。听说那是妈妈的大学同学呢!女孩的心早就蠢蠢欲动了。
临行前,妈妈一再叮嘱她,要注意礼节,不要失礼。女孩都有点不耐烦了。
到了才发现,阿姨的家真的很富丽堂皇。大理石的桌子上摆着各式的水果盘,柔软的沙发黑得发亮,头顶上精致的水晶灯在摇曳。一角上放着华丽的钢琴,一个看上去似乎是阿姨的儿子的男生手指正在琴键上跳跃,舞出一串串曼妙的音符。妈妈说应该叫他哥哥。女孩毕恭毕敬地问好以后,小心翼翼地坐在沙发上,生怕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惹人笑话。毕竟,女孩还从来没有去过一个如此讲究的人家,难免觉得无所适从。
后来,阿姨拿出一盘很大的橙子,果皮金黄莹润,很是诱惑人。阿姨用小刀在果皮上轻轻地划出四条痕迹,首先递给女孩,亲切地说:“吃吧,刚从国外带回来的,新鲜着呢!”女孩拿着圆不溜秋的橙子,有点为难了。平常在家吃橙子,都是切开四瓣的,现在这样子,该怎么吃呢?女孩灵光一闪,忽然想起爸爸剥柚子的方法,如法炮制,包橙皮剥了下来。咬上一口,鲜嫩多汁,的确美味。突然,有几滴汁液溅到了桌子上。女孩一惊,抬起头,正对上叔叔诧异的目光,虽然一瞬即逝,女孩还是捕捉到了,心理一阵慌乱。再看看妈妈,跟阿姨聊得正起兴,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女孩求救无门,急得快要哭了。因为,她注意到,所有人都是沿着那四条缝,轻轻一掰,把橙子撕成四瓣,吃得温文尔雅,只有自己如此狼狈。
也许是男生注意到了女孩困窘的表情,仿似不经意地放下手上刚掰开的橙瓣,拿起另一只橙,像女孩一样,把皮剥掉,还边剥边故作轻松地说:“原来你也喜欢这样吃橙子啊,我也是呢!”接着又加重语气说道:“我平常都是这样吃的呢!”然后狼吞虎咽般吃起来,甚至比女孩还狼狈……女孩偷偷地瞄了一眼叔叔,发现他正对他俩温和地笑。
女孩怔了怔,旋即松了一口气,开心地吃了起来——原来只是一场误会呀!
那个女孩,就是我,很多年前的我,懵懂的我。
说这是一个关于尊重的故事,是因为好多年后回想这件事,我忽然醒悟,那是男生在刻意地替我解围。因为,我分明地记得,他剥橙皮时动作的笨拙,以及剥开橙子截然不同的熟练。还有叔叔最后那温和的笑……
他们是在以细腻的心注意到了一个女孩的不安,并适时地伸出了援手,在无声中给予了最及时的帮助,尊重了一个女孩的习惯,维护了一个脆弱的心灵。
是的,尊重是深谙的圣贤之道,但是我们在现实中诠释的时候,尊重又可以变得很简单。就像在帮助弱者的时候,弯下自己的腰,不声张,不显扬。因为弱势群体的自尊,是尤其需要呵护的。那便是最神圣的尊重了。
就像那两只被狼吞虎咽掉的橙子,里面凝聚的,全是尊重的果肉,尊重的果汁,至纯,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