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点,城关的钟声准时敲响,惊起倦怠的鸽子。我与残阳邂逅之后,漫无目的地走着。岁月匆匆,钟声却悄然把我好多话带进夜幕里的纱窗。
经过新华书店,我注意到橱窗内热闹的情景。推开门,袭来的气体将我包裹住。人很多,我试图想看名着,却见凄凉之景——名着专区竟成了书店“禁区”无人光顾!这尤使我感到不安。经典名着如今怎么倍受冷落?近前寻视,架上的书已积了少许灰尘。瞬间我感到有几分的世态炎凉,我心灵上仿佛也积上了厚重的阴灰,心中难免惆怅,以至于深深叹息……往昔不朽的名着里带来如花犹醉的乐章;而今,现实的步履跟不上残花似恋的浪漫。宛如千古的风雨斑驳了城墙,昏沉的人们逐渐忘却篇章永垂后的绚烂。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从精英到草根:把脉中国当代文坛之怪现状》,文章提到:随着网络的普及,博客的流行使中国文学似乎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书店里每天都有新书上架。网络上,文学创作更是空前热闹,《三重门》出版后,一系列的校园小说随之出炉,《诛仙》上市后,各种玄幻小说一夜之间摆满了书店……然而这种潮流的追随者和奉承者大部分是中学生。他们不惜省下伙食费去买那装饰得花枝招展的校园小说。下课看,上课也看!似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更有甚者会用MP4下载网络小说看,由此能更方便地看到那些书。名着在他的心中淡然,殊不知那些流行书的作者是以一种冷淡漠然的态度叙述着平淡乏味的故事,甚至是胡乱拼凑的,哪些偏激的情节,浪漫的爱情,没有一丝内涵,没有一点现实意义,有的只是夸张,荒诞的虚拟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害无利益。文学真正的精神家园日渐荒芜矣!
名着是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产物,名着给予我们丰富的思想,她的沉重与鲜明,她的豪放和乖张,她的执着与嬗变,都给人以启示。却几人知晓?难道名着这伟大的灵魂将执拗地迷失在我们手里?我们不能葬送那一片空灵与飘逸!
尽管如今学校教育也强调了对名着的学习,但中国如今现行的是应试教育。老师对学生只强调了名着里会考出来的内容,然后对学生说,这部分是很有可能考的,是很重要的。即使有时老师会要求学生去看某名着,可有几个人真正去看?同学总是会说:“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哪!”“都看了也没用,又不会全考出来”“郭敬明的新小说我都还没看完呢!谁有空看那老古董!”
已过半点的钟声再次敲响,在这人潮涌动的书店里,架上的名着依旧清晰可辨,却有几人为之赏心阅目?那将是我心里的呐喊,又有几人为之萌动!
在学校里,但凡有谁认真品读名着,将会被视为另类。一次我在看《红楼梦》,几个同学发现后竟投来惊讶的目光,盯着我看,他们觉得我是无法理解的。就像在吃馒头的时候竟然咬到了肉馅一样让人匪夷所思,我在他们眼里不知是勤奋好学,还是吃饱了撑着。之后,涌上我心头的是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好像心灵深处被人掏空了似的。后来,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说,看那些杂书一本足矣。慰藉我被掏空的心灵。为何会有那么多人不能看透被表面所掩埋的事实?这或许是文学创作的商业化所固有的局限和弊端吧!
其实,枕边放一本名着,睡前翻出来细细品读,也是别有滋味的。名着浩浩情怀,浓缩了几许历史的唏嘘;渺渺哲理,又阐述着几多深刻的哲思。细读浩瀚名着,或展示悲壮,或描绘婉约,或叙述洒脱与坚贞,诗情画意,充沛盎然。一段寥寥数语,却清静毕现,美景沁人,思绪汹涌,使人感想连绵!因为名着语言的高雅清秀与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然而现在,我读名着却读出了沉重感,似乎也喷薄出危机之感,呜呼哀哉!名着是现代文学大厦的脊梁骨、顶梁柱。她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更不可被荒废!
此时此刻我依然是名着专区角落里的孤独者。希望我离开书店后会有人光临这个被遗忘的角落,然后翻起名着看看,足矣!于是,我选出鲁迅的《呐喊》,轻轻地拭去表面的灰尘,向收银台走去。印章烙下“五折”的字样,我有些麻木了,掏出十元钱递给收银员后,拿着书向夜幕走去。
夜幕钟声,沧桑百年,能唤醒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