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情浓端午作文一
每逢端午,街巷里的粽香总能飘出老远。漫步在透着淳朴气息的青石板小路上,闻着那粽香,是世上最惬意的事了。即使闭着眼,寻着那粽香,也能找到自己回家的路。
提到粽子,便想起逝去已久的奶奶,想起她穿着那件素花布衫,齐耳的短发,用力咬着蓖麻绳的一端,一只手利索地扎着粽子……多少年过去了,粽香留于齿间,那种味道总能勾起我对童年美好的回忆,那种味道总能勾起我对奶奶的怀念,然而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守候在奶奶身边,热切地期待粽子从雏形到出形到成形的过程,那份经历,那份心境怕是奶奶送给我的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礼物了。 枣粽,永远是奶奶做得最多的一种,因为我爱吃。那种味道甜而不腻,甜中透着一股暗香,流连于我的唇舌之间,久久不愿散开。许是我过早失去母爱的缘故吧,在几个孙子孙女中,奶奶最喜欢我最疼我,有啥好吃好喝好玩的总是先给我留着,奶奶对我的宠爱关心常惹得几个表兄妹心生不满羡慕不已。
沉甸甸的粽子,沉甸甸的礼物,更蕴藏着奶奶沉甸甸的爱。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满头白发的奶奶总会为我精心包一些枣泥粽子,从挑粽叶到粽子出锅,一道道程序在她的巧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奶奶眼里端午节好似另一个春节。我劝她不要裹那么多粽子,她总是慈祥地笑着说:“不做怎行?我的小囡囡吃什么呢?”
端午那天奶奶总是起个大早,小心地把粽子一个一个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拿着用五彩丝线织成的蛋兜兜,在蛋兜兜里装上一枚鸡蛋一枚鸭蛋,再拿上一个做工精致漂亮且装有香料的香囊,在门口坐着,远远地望着,等着我雀跃的身影,那一道曲折的小路竟也远远地伸向远处,望不到尽头。
当我小小的身影出现于小径时,奶奶总笑盈盈地迎上来抹去我额上的汗水,于我腰间佩挂七彩香囊,腕上系上五彩丝线,再往我手里塞上蛋兜兜,说是辟邪。然后拉着我回屋剥粽子给我吃,粽叶被一双巧手一层一层地剥开,顿时四周弥散开一股特有的清香,我贪婪地嗅着,眼睛紧紧盯着奶奶手中的粽子,眼里盛满了期待,这小巧精致的粽子可是我最爱的枣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接着奶奶小心翼翼递过的粽子,满足地咬上一大口,顿时红枣的甜、糯米的香以及粽叶的特有风味融为一体,充斥于唇齿之间。那味道如三月的柔风一次又一次拂过我的心潭,荡起一片涟漪。每当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每一个粽子,奶奶总是慈爱地看着我,眼眸里盛满了对我浓浓的爱意,嘴角永远是上扬着,那被岁月侵蚀的容颜总是在这时绽放出一朵世界上最美的雏菊。 “呵呵,囡囡啊,慢点吃,别噎着。”,奶奶总是在一旁慈祥的看着我生怕我噎着。于是我不再快速地吃粽子,而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品尝每一个粽子,去品味这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去感谢这其中包裹的枣粽。
有人说“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快乐如射线般,无限延长”是的,延长,它延长了回忆的思念,延长了心中的泪水,多想重拾与亲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多想和亲人共享温馨美好的时刻,多想……怎奈光阴荏苒,岁月无情,再也回不去了,心好痛…… 现在,美味佳肴轮番上阵,速冻粽子、肯德基……各种食品让人们眼花缭乱。而我却独爱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枣泥粽子,那味道能让我记起奶奶对我的爱,无时无刻,一如早已扎根在我心中的淡淡粽香。
五月,粽叶飘香,依旧思念如潮,依旧爱如粽香……
粽叶飘香情浓端午作文二
又是一年粽飘香。我喜欢过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家里家外处处都飘着粽子的清香。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爷爷、奶奶都会忙里忙外,泡糯米、泡粽叶,等到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每到这时候,我总会饶有兴趣地嚷着,忍不住动起手来。学着爷爷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放入糯米,中间放入蜜枣,再用绳子扎好。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总是漏洞百出,这时,奶奶总会笑着手把手地教我,可我却总是早已迫不及待的向往吃粽子的时刻了。粽子包好后,要在锅里先煮熟了,然后再在锅里焖上一夜,粽子的香气及味道才能达到更好。
轻轻扒开墨绿色的粽叶,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那清香而又甜腻的味道,瞬间腾跃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氤氲了千载。从几千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那一瞬间,历史便凝聚在了这一天,端午节也无疑成了中华民族气氛最浓的节日。
在这一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会睡懒觉,早早地起床到山上用露水洗洗脸,再采上一把艾蒿带回家,插在自家的门窗上,据说是可以辟邪的。在太阳出来之前,妈妈总会在孩子们没醒来之前轻轻地给孩子们的脖子上都挂上荷包,手脖、脚脖上都系上色彩缤纷的五彩线,象征着一年来健康平安。醒来时总是新奇与满足的。再带上煮熟的带着棕香的鸡蛋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玩耍,在童年来说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了。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龙舟好不威风,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水花四溅、吼声震天。
我现在长大了,每每在品尝清香醉人的端午粽子时,偶尔也会吟上几句《离骚》、《九歌》,静静的体味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然后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感悟着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善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又是一年端午节,每到这时候,总会怀念小时候许多有趣的事儿。一种熟悉的味道围绕身边,如同糯米一样绵软、香甜,又如粽叶那般的清香、悠远!
粽叶飘香情浓端午作文三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又到粽叶飘香时,城里的繁华,挡不住我思乡的情绪,我决定利用假期,马上回到家乡寻找粽叶。是的,我寻找的不仅仅是粽叶,我寻的是那段有着粽叶香的岁月与情怀:质朴而沉静,悠远而绵长……
粽叶飘香情浓端午作文四
你知道今年的6月18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你会包粽子吗?不会吧,那么就和我一样去拜师学艺吧!嘿,告诉你,我的师傅是我的舅妈。你找到了吗?
离端午节还有10天,我们家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这不,“叮咚——”门铃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妈来了。我赶紧冲出房间把门打开,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舅妈从乡下给我们带来了准备好的、新鲜碧绿的粽叶。
妈妈端来了泡好的咸肉和糯米,我们开始忙碌起来。舅妈娴熟地包着粽子,一个又一个,看得我眼花缭乱,赶忙央求舅妈教我。舅妈看我一副成心想学的样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
一开始,先把2片粽叶重叠在一起,从叶根圈成圆锥状,窝在手里,用汤匙装两勺米放进圈好的粽叶里,再放一块咸肉,在咸肉上面平铺两勺米后,压紧,将剩余的粽叶沿米处折盖下去,在折盖处把两边的角折好后,粽叶沿着粽身包了一圈,然后用草绳扎紧。(注意,一定要捆紧,否则煮好的粽子水滋滋,一点都不好吃哟。)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
由于我的手有点小,总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练习,加上舅妈在一旁不停地鼓励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己终于包好了一只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舅妈包粽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会儿就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里加足水,用大火烧煮滚后,用中火煮1小时后,锅里就飘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再用小火焖半小时。这时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粽叶的香味和咸肉的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开锅盖尝一尝。可大舅妈却说,“不行,要让粽子再多焖会儿,否则粽子会不熟的。”
哇,想不到,要吃到粽子,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在这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那天,我会来到通榆河畔,把我亲手包的粽子放进纸船上飘向汩罗江……
虽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罗江不相通,但我们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