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大校徽

2020-12-30班会

首都医大校徽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015年12月12日,北京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长学制学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专高职生2067人,留学生476人;成教学生5004人;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总建筑面积24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图书馆藏书155.5万册。

  历史沿革

  首都医科大学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创建于1960年9月12日。

  1985年8月22日更名为首都医学院。

  1986年8月27日,确定首医为市属重点院校。

  1994年2月5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

  2000年9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创院40周年。

  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科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

  2010年9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创院50周年。

  2015年12月12日,北京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2010年至201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55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89项),累计科研经费18.8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北京市科技奖2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医学奖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297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生物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2005年,以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批准立项,资助总经费为3000万元人民币。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5月,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科研院所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省部级科研院所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市脑重大疾病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实验室,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呼吸和肺循环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功能疾病调控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注:由于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太多,只列举一部分)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疗信息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脑血管病分中心)、眼科诊疗设备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源式预防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根据2014年8月图书馆官方的网站显示,学校馆藏总量49万余册(件)、中、外文学术性全文电子期刊逾3万2千余种,电子图书26万余种,形成了以医学文献为主体,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报纸合订本、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文档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7]

  学术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该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5版)、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口腔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肿瘤学、卫生学、检验与临床等12个分册)、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引为源期刊。

【首都医大校徽】相关文章:

1.校徽:首都体育学院

2.西南学校校徽

3.校徽注释

4.校徽图片观赏

5.定福庄校徽

6.校徽设计图

7.上海理工校徽

8.渝西学院校徽

上一篇:定福庄校徽下一篇:校徽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