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经常在饭桌上跟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吃的都是大锅饭,经常还是稀饭“七颗米八担水”的那种,吃得肚子涨涨的,一点都不耐饥。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吃饱都困难,更别说读书了,所以都早早地帮助家里干活了,以此来解决生存问题。奶奶的手就是那时侯挑花挑得过度了,现在她的小手指怎么也伸不直了,一直是有点弯弯的。
到了妈妈小的时候,吃饱饭是没有问题了。但家里一般是不买菜的,吃吃自家地里种的小菜,在忙完农活后到小沟、小河里捉捉小鱼、小虾,就算是丰富一下餐桌、改善一下伙食了。除非有客人来才会出趟街,去买点鱼啊、肉啊来招待一下。每年暑假,妈妈都要跟奶奶一起去农场里摘毛豆、摘花生或拔草赚点钱,来准备下学期的学费。稍大点的时候,妈妈就在暑假里,用缝纫机踩鞋垫来赚学费。
我的童年,餐桌上每天都有鱼有肉,还有许多河鲜海鲜。只要想吃,没有什么买不到的。妈妈每天换着口味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只是希望我多吃点,长得壮一点。现在的人啊,早已不再满足于吃饱吃好,营养配餐以及饮食的合理搭配正日渐融入普通老百姓的理念当中。节假日,我还经常和小伙伴去图书馆看书;天气热了,妈妈还带我去泳池游泳。
我们三代人的餐桌和生活,实实在在的体现出了萧山的转变,也真实地反映出了寻常百姓消费质量和生活品质不断变化,不断提升的全过程。生活质量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精神文明的建设,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开拓,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相信在将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