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的成语故事

2020-08-29成语故事

有关众志成城的成语故事

  【原文】

  二十四年,钟成,伶人(1)告和(2)。王谓伶州鸠曰:“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3)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4),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5)好,鲜(6)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9)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锺不和。(《国语·周语下》)

  【注解】

  (1)伶人:乐官。

  (2)和:和谐。

  (3)乐:赞成。

  (4)财亡民罢:浪费金钱,又使民众劳苦不堪。罢,通“疲”,劳累。

  (5)曹:群众。

  (6)鲜:音“显”,很少的意思。

  (7)众口铄金: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铄,音“硕”,熔化。

  (8)害金:害民之金,此处指所铸之钟。

  (9)老耄:耄,音“冒”,指年纪很大。

  (10)崩:古称天子之死。

  【故事阐述】

  “众志成城”原作“众心成城”。

  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要铸造一口极大的钟。单穆公和乐师州鸠知道了这件事,便劝阻景王打消铸钟的念头。他们认为:那么大的钟虽然少见,但是声音不一定和谐好听,若因此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痛苦,更是没有必要。

  然而景王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仍然执意铸钟。隔年,大钟铸成了,平日惯于献媚的乐工们,纷纷向景王赞美大钟的声音非常和谐、好听。景王十分高兴,就找来当初反对铸钟的乐师州鸠,对他夸耀说:“看吧!钟声果然很好听,你的顾虑是多余的。”州鸠对于景王的'无知和自夸十分不以为然,就回答说:“大王铸造大钟,如果人民都十分赞成,那才叫和谐。如今劳民伤财,人民都对大王十分怨恨,这种情形怎么能叫做和谐呢?而且人民所赞同的,很少有不成功的;人民所厌恶的,很少有不失败的。这就是俗话所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的道理啊1但是,景王不接纳州鸠的劝谏,反而怒斥他已经老了,懂个什么啊?隔年,周景王驾崩,之后再也没有人说大钟的声音好听了。

  后来“众志成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出现“众志成城”的书证,如五代十国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七·陪臣谏》:“四海归仁,众志成城,天下治理。”

  【讨论】

  (1)周景王为什么不接受劝谏,坚持要铸造一口极大的钟?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2)乐师州鸠为什么要反对、劝阻周景王铸大钟?

  (3)为什么在周景王死后,大钟就不被赞美说是好听了?

  【造句练习】

  例: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必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例:此次的大队接力赛跑,只要大家通力合作,众志成城,就有机会赢得胜利。

  【相似成语】

  万众一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众擎易举

  【课后时间】

  请你动动脑,找出和“志”相关的成语。

  【参考解答】

  志同道合、鸿鹄之志、澹泊明志、踌躇满志、洗心革志

【有关众志成城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众志成城的成语故事

2.读《成语故事》之众志成城有感

3.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4.有关读书的成语故事

5.有关狼的成语故事

6.有关牛的成语故事

7.有关马的成语故事

8.有关夏天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雪高三作文下一篇:初中作文:众志成城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