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
——读《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记忆就像那些倒转的母带,将无数个昨日,以跳帧的方式把心脏当做幕布,重新上演。
就像那些沉重的悲伤,沿着彼此用强大的爱和强大的恨在生命年轮里刻下的凹槽回路,逆流成河。 ——题记
再次触及《悲伤逆流成河》这本书的时候,心中依然是那种无奈的冲动,是那种澎湃着想要哭出来的感觉。
当我红着眼将书合上时,总是依稀的觉得眼前满是易遥在狭窄的弄堂口徘徊孤孓的身影。虽说仅仅从书的题目便可知晓文章的结局终将摆脱不了如梦魇一般的悲伤,但是当我在书中渐行渐远的时候,却依旧忍不住陡生酸楚的幻想,忍不住执拗地恐惧着物是人非。
但终究是结束了。
其实我最难忘的不是作者笔下充满着王子气息的齐铭,而是她,易遥。“这个世界永远都没有珍惜过她,这是最大的悲哀。”这是作者对易遥十八年的短暂人生做出的评价。虽然未免有些悲观,但是回首纵观易遥一生,却又不得不承认如此。
——小的时候,父亲离开了她。她追着提着箱子的父亲一直到弄堂口 ,但她的父亲把她推开,然后关上了车门头也不回的走了。
——当她缺钱走投无路去找他父亲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对方一句淡漠的甚至盛满了浓重厌恶的“以后别再来找我”。
——当她早晨因为低血糖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她的母亲不仅不闻不问,还恶狠狠地咒骂她“你干脆死了算了”。
……
就是这样。看着她一路在夹缝里艰难地生存下来。看着她面对无尽的黑暗和匕首一般的流言,当然还有这薄如纸的世事人情,倔强地一次一次地加以反击,却又一次一次地被更浓重的黑色氤氲所吞噬。无尽,亦无言。
其实,我们常常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但是好多时候,似乎必须足够无情,才可以避免因爱而苦——就像这本书中说过的那样。
记得作者在后记中提过的那位台湾作家。她说,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我于是想到,这样薄如纸脆如瓷盛如花的人,怎可担当起命运无常。而又想想这本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少年,不禁为他们鲜明的痛楚所震撼,因觉得他们很有担当。
其实,我也曾一度将我如今的生活和易遥做过对比。但是一到笔下却又退却了,我不知该怎么说。和作者真实惨痛的文字相比,所有的一切又都显得如此的浅薄。于是也就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
于是也就结束了。当沉重的梦魇一次次袭卷他们的黑夜,使他们在泪水中辗转反侧却又无法摆脱之后,两个同样年轻的生命以一种异常唯美的方式陨落了,像蝴蝶一样轻盈而飘逸,但却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不得不说结束了。真的结束了。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篇读后感,倒不如说这只是对书中那年轻但也倔强的生命的怜惜和追忆,毕竟对待生命的流逝是不应该太过功利化的。哪怕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
现在想来,最后,或许可以说一句
——人生是一句稀声的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