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那么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贴春联的时间
贴春联的时间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风俗,一般来说,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腊月29日的下午未时(13点至15点),过完新年后,正月份要把已贴的春联取下后烧掉(或是丢掉),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
总而言之,春联的作用在于避邪和期盼来年有个好年景,所以不论是在哪里贴春联的时间最迟也不应超过大年三十。
春联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桃符”即为现在春联的雏形。
春联的由来
春联的由来,应从春秋时代说起,当时的.春联是把字刻在门庭上的或有些刻写在石柱上,到了后期则刻在木板上,被称为《桃符》,当时选质为桃木板,长约六到八寸,宽在三寸左右,刻上吉祥的字样来庆祝喜庆和祈求吉祥幸福(因为民间流传有桃木为避邪之功效,挂在门口则可有百邪不侵的说法),所以在民间有挂上春联后就要把自家的大门打开,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可以关门的,要一直开到天亮,无论是坏人还是鬼神都不会进入家中;
在宋代春联的用质都为桃木板,此点从王安石的诗句中就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诗曰:“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因红色代表吉祥喜庆,预祝着国家和人民红红火火,此后便由桃符改为春联。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
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相关文章:
1.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2.什么时候贴春联
5.贴春联什么时候贴
6.什么时候贴春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