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以谁为准

2020-06-28高考作文真题

  漫画是一种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谁为准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河北 河南 山西 江西 广东 安徽 湖南 湖北 福建

  【命题解码】

  漫画是一种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这些作品既有纯娱乐性的,也有社会性较强的。因此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题,给学生设计出的其实是一个有伸缩度的创作空间。考生对作品的理解建立在一个体现自我的自由的生活阅历基础之上,命题的宽度应该是最大化的,不论什么状况的考生,他眼中看到的必然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个世界。如果从难易角度上分析,视野决定了难度,该题目的审题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理解层次上,因此这一环节从表面上看似乎会容易一些,而关键则体现在如何把自己的理解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果从区别度上来分析,那就要看学生是不是能够真正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跨越,或者说能不能把一个材料立体起来去分析,而非简单地停留在一个平面上的解说,这无疑也是对考生优异程度的一个测量维度。因此,该作文题以最为宽松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从入题角度看,该漫画主体是两个孩子在不同分数状况下得到的不同评价,画面简洁但指向明确。因为“孩子”“分数”“奖惩”等元素的出现,学生会直接把主题指向教育评价,这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从细节上看,纵向比较,分数比原分数高得到奖励,比原分数低得到惩罚,依据一般的评价结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就在出在横向比较的悖谬,我们会发现,在结果性评价一栏中,恰恰是分数高的受到了惩罚,而分数低的却得到了奖励。从这个角度看,自然会引起我们对评价制度的质疑,这种质疑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评价,它可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就评价体系合理与否的解读就成了衡量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可以说,从质疑的这一层面上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思维与学习品质的社会性延展。

  【审题误区】

  因为该命题画面表达内容相对直观,学生在审题时难度不大,加之漫画作品的理解层次因人而异,这就给各个理解程度的学生留下了创作空间。如果说在行文中有什么处理不当的话,可能更多地会表现在对既定观点的纠缠上,从而无法实现论说文的表述功能。

  比如有的学生会直接去写有关教育评价的问题,但是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只是根据表象不断强化自己的个体情绪,基本停留在对“唯分数评价”这一观点的批判上,而现实生活中,根据分数高低进行评价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从画面上也读不出更多“唯分数论”的'内容,学生单纯运用大量事实举例强化这一观点的过程,暴露出的恰恰是自身论证能力的局限性。

  【优秀作文】

  以谁为准

  《墨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耕柱子受到墨子的批评后说:“老师,你这么严厉地批评我,难道我就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用牛和马,你认为赶牛好还是驱马好?”耕柱子说:“当然驱马好。”墨子问:“为什么?”耕柱子说:“驱马,马可以跑得更快,牛则不然。”墨子说:“你就是这样一匹可以驱赶的快马啊!”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地,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文学评论中,人们常常会提到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这就说明,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因个体的生活环境以及阅历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待不同的人我们自然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人际交往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白金法则”,那就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我想,这里面蕴含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漫画中的两个小男孩,因为分数的缘故,都有过相同的奖惩遭遇。左边的小男孩,考100分受到了表扬,考98分就挨了批评;右边的小男孩,考55分时得了批评,考了61分就轻松地得到了表扬。有人会认为,横向比较,分数高的得到的是批评,分数低的得到的却是表扬,这显然违背了公平原则,应当口诛笔伐,一吐为快!可如果你还记得耕柱子的故事,你就会明白,这只是对二者的要求不同而已,如果把评判两个人的标准定成一致的,而忽视了他们原有的基础,难道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公平吗?

  其实,早在2500年前,一代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孟子则将这种方法予以了继承和完善。孟子认为学生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是个人修养极好的学生,只须稍加引导,就好比及时雨加于草木,会迅速地滋长发育,成为楷模;第二种是长于德行的学生,经过熏陶之后,便能成为德行卓著之人;第三种是长于才能方面的学生,经过点拨就会成为通达多能的人;第四种是各种资质都一般的学生,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解惑、释疑,以帮助他们脱困;第五种则是因地点和时间的关系不能当面授教的学生,可以闻知老师的道德学问,借自修的方式进行教育。如果要说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这样的观点才是真正从个体发展角度出发的,是值得现在的我们反思的!

  认同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都会存在差异的事实,就不应该用完全相同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而应避其所短、扬其所长,促使每一个人都能走向属于自己的完美空间。当然,要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处理好这个矛盾,就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毕竟那不是一个巴掌或一个吻可以解决的!

  【点评】

  入题自然,论述有序,观点明确。以耕柱子的故事落笔,容易让读者走进文章,使得提出问题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论述过程中,能够始终将评价行为置于人际交往的高度,既显得温和贴切,又能时时引起读者的思考,让阅读行为与现实参照融为一体。同时,在材料选择上,能够沿着传统文化的脉络进行合理布局,则为文章增色不少。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用词稳健。作为论说文,没有带给读者生硬之感,却以娓娓道来的方式给人一种轻松从容的味道。以朴实的文字配以有延展度的思想,让读者在循序渐进的引领中走向豁然。

  论说文的辩证尺度把握娴熟,既能将不同观点的合理性正向地呈现给读者,又能自如地周圆个人的观点。作者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有力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也使得文章有了厚度。

【2016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以谁为准】相关文章:

1.2016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以谁为准

2.2016年山西全国1卷高考作文:以谁为准

3.2016年山西高考满分作文:以谁为准

4.2017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

5.山西高考作文题目

6.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以谁为准

7.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谁最有风采

8.2017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上一篇:山西高考作文题目下一篇:2016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以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