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的所传达的情感是它的灵魂,是一部好的电影必须要具备的因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珍珠港2001版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珍珠港2001版观后感一:
很久没写过这些东西了。因为没怎么看电影,看了也没有冲动去写些什么,但看了珍珠港,它触动了内心里的什么,所以要写些什么。
我和河马一样,觉得它很不错。好评。
感知一个电影是不是和感知一个人一样,看是否触动了自己的内心?
美国人其实很简单,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不掺杂什么其他隐晦的东西。故事情节不见得很新颖,并且看到中间就能猜到结局。但我很喜欢电影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对待战争对待失却的态度,一点也不含糊不清,一点也不故作深沉,暧昧不明。战争没来时尽情作乐,战争来了,仍有那么多的热情,我真佩服影片里塑造的美国人。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让我觉得,这就是个有力量的国家,他们不会倒下,即使倒下了也会迅速站起来。 战争结束了,友谊和爱情都不会结束。我想,以友谊与爱情贯穿整个影片,是想要告诉我们,战争能考验这一切,使它们更真。伴随着战争的结束,也不知道下一次战争的开始是在何时,而美国人便是握着这样的勇气,是什么就面对什么的从容,使一个大国崛起。如果这个片子作为美国形象宣传片,一定很成功吧。犹如河马说的,假如我是一个美国人,我便为美国人骄傲。
说这些时,心里把它跟看过的 南京南京 对比。看完南京南京是麻木的。顿时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我该是为中国人哭泣,还是偷偷为那个日本人动容?看过一个写珍珠港的影评说,珍珠港里的日本人是有头脑的有智慧的,美国人把侵略自己的敌人塑造成这个形象,真了不起,你看我们从小看的抗战片,里面哪个日本人不是贼头贼脑残忍无比,形象毁得差不多的?
后来我明白了,我们一直本着受害者,弱者,受欺负的心态来看待战争,过去的一百多年的侵略史始终未能使我们的内心强大起来,未能使我们从内心里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日本人,至今也不能。这样的一种弱者心态使我们的影片的呈现出一种历史沉重感而缺失的的是对未来的希冀以及强大起来的信心。但美国不一样,它就是本着强者的心态去看待珍珠港战争的,本着一种日本人犯了我,我下次必须让日本人吃不了兜着走的决心。正是这样一种我们缺失的心态,造就了我们看待战争不同的目光以及不同的历史影片。当然,美国本来是个年轻的国家,没有历史,何来历史沉重感呢。
我想,对待过往的战争,应该记住,以史为鉴,但更为重要的是,用一种强者的心态去对待历史,真正强大起来的那一天,该倒茶的自然来倒茶,该认错的自然来认错。
珍珠港2001版观后感二:
越想起电影里的爱情戏就越愤愤不平。
一开始男女主角的爱情戏倒也合乎情理,而后面编剧的脑子跟被驴踢了一样。仅仅三个月,风情美丽的女主角就变了心,仅仅三个月,最好的朋友就冲破了对男主角所应承担的道德感,尽管他也一面在说对好朋友的不幸的伤痛,却义无反顾理直气壮的与好友的爱人在一起,在约会的第一夜就坠入被风吹起的降落伞飞扬的诱惑里,并且女人还怀了孕。想起雷夫临走的那一夜,他本有机会与深爱的女子缠绵一夜,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想让这种“与别人一样的做法”毁了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浪漫的夜晚,不想女人日后想起会后悔,在酒店门前他止步了,尽管身旁不断有别的大兵和女人们进进出出。
仅仅三个月!!
印象中丹尼好几次对雷夫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剧中一个无干痛痒的配角说了一句实话,“若是我的朋友在我刚死不久就搞我的女朋友,我一定会从坟里爬出来和他算帐的!”
雷夫被友情忽悠了,丹尼被爱情蒙蔽了,女人被命运愚弄了!
我并不提倡女人都要像王宝钏一样为生死未卜的丈夫苦守寒窑十八年,但三个月来忘记一个深爱的男人是不是太快了??是因为编剧太烂还是薄情寡义本就是人的天性?若女主角不是真正的爱雷夫,那么何必一直通过各种镜头强调她对雷夫的爱以及听到爱人死讯的悲痛?这不合逻辑,或者西方人都比较博爱?还是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庄子逝妻”的豁达?
用爱情戏作为大片的线索并非不可,但这种结局的爱情与电影本身所表达的思想相去甚远,或许编剧只是希望利用女人的遭遇渲染战争的恶果,但我看到的剧情似乎更想表达信仰,若是它配合一个曲折忠贞的爱情我会更喜欢一些,对信仰的坚持,对爱情的坚持,或者会使电影也更受欢迎一些,更不必一定得用第三者的壮烈牺牲来结束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丹尼临死前,雷夫让他挺住,说他快要当爸爸了,而丹尼说,不,你才是。有些可笑,仿佛这个女人专为他们哥俩而生一样,甲不行了,乙挺身而出,乙去跟上帝报道了,甲又无可推卸的包揽女人和她跟乙的孩子。
就此一点,我不很喜欢这部电影!!
珍珠港2001版观后感三:
我知道这部片子比较迟,是在听完Faith Hill的《There you'll be》之后才知道《珍珠港》的。我买的那一本关于英文歌曲的书,介绍《There you'll be》的时候,说是世纪巨片《珍珠港》的主题曲。当时这颇有威慑力的四个大字——世纪巨片,加之主题曲的曲调的浑宏大气,还有悲壮。令我产生了一个隐隐约约的感觉,《珍珠港》是史诗一样的大片。当然也和老美大部分和战争有关的片子一样,宣扬和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标榜美利坚人民的坚强团结还有保家卫国的决心。
之后同桌华哥的一句话令我下定了决心去看《珍珠港》,他说:啊?《珍珠港》你都没看过?!废话不多说,我还是组织一下语言还有思路写这一篇观后感。我不敢说是影评,因为我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
《珍珠港》这部电影,我无法将它单独作为战争片,或者是爱情片。在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下,两个虚构的爱情故事(除了雷夫、丹尼还有伊芙琳之外,我还有关注贝蒂和雷德这一对)就组成了《珍珠港》。很多网站将《珍珠港》归类为战争片,但是影片却用了很长的篇幅来渲染爱情的美好和伟大,当然兄弟情也是关键。没有兄弟情作为铺垫,也不站在保卫国家安全的高度上说,我无法想象只是作为战友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会有怎么样的发展。
我不得不说《珍珠港》的开头非常美。田纳西州的黄昏,还有那一片麦田。一架飞机从天边缓缓地飞过来……这个开头和结尾的时候雷夫带着小丹尼一起飞的场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运用一个写作文的名词来说,应该就叫首尾呼应吧。我在片子的结尾,看到小丹尼看着丹尼的墓(应该是吧)前的的花的时候,不自觉地留下了几滴眼泪。
我的哭点不高,所以《珍珠港》还是令我流了不少宝贵的眼泪。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在看这部影片时,留下的第一滴眼泪为了西弗吉尼亚军舰舰长流的,子弹穿过他的腹部,肠子都流出来的,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还惦记着指挥作战。当然眼泪就留下来了,虽然说那个场景对我来说,相对难以接受一些,不过我倒是没有想到恶心之类的字眼,反倒是有一股崇敬。还有那个死去的`贝蒂,也就是雷德的未婚妻,雷德接受了轰炸东京的任务之后,在自己运载的那枚炸弹上写上了“为贝蒂报仇”,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小感动了一下。
至于说真正震撼了我的内心的,就是那一个特写——在营救亚利桑那号上被困的士兵时,伸出来的那一只手。那个画面很悲壮,没有炸花眼的炮火,没有子弹纷飞,就是一只手,还有从缺口簌簌冒出的海水。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的感受,在那一刻我只是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还活着。
在《珍珠港》的百度贴吧里,有人发帖说看到日军的战机起飞的时候被震撼了,说实话他们那种无谓死亡的精神还是可圈可点的,还有一个日军飞行员看见小孩子的时候示意他们趴下这个小细节证明他们还是有点恻隐之心的,我之所以用“有点”的是因为在后来美军军舰被击沉之后,日军还在向落水的士兵扫射令我反感。(关于美军、日军的评述只是《珍珠港》这部电影之所见所感)
对我来说,最令我感动的地方莫过于丹尼为了保护雷夫中弹之后,他们之间的对话。
“我本来不应该告诉你的,但是你要做爸爸了。”
"不,是你,你要做爸爸了。"
(以上台词全凭记忆,有兴趣的同志可看原片。)
大家对《珍珠港》的褒贬不一,喜欢它的人说影片所传达的情感令人动容,不喜欢的人认为《珍珠港》剧情拖沓,浪费篇幅渲染爱情,错漏百出。在我看来,一部影片的所传达的情感是它的灵魂,是一部好的电影必须要具备的因素。我认为《珍珠港》绝对值得一看。
《珍珠港》的配乐值得一提,尤其是《Tennessee》这一首,很柔和,很能够带动还有感染观众的情绪。
《珍珠港》的配乐是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的又一经典力作,电影原声以古典浪漫气质乐音为核心,从柔情似水的钢琴音调里缓缓的带出悲壮悠扬的古典弦乐,回归古典音乐的浪漫情怀。 原声演出阵容强大,拥有30年丰富作曲编曲历练的Fiachra Trench、84年与多明戈合唱《卡门》的女高音Julia Migenes、德州小提琴跨界奇葩Craig Eastman、创立Hiroshima乐团的Dan Kuramoto等重量级人物联袂演绎,为《珍珠港》增添一层光环。(网上复制,非原创)
提一提除了霍纳之外的一个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默。
汉斯•季默(Hans Zimmer)于1957年生于德国,是近年来崛起速度十分惊人的电影配乐家,在电子合成器和传统器乐的结合上,每每展现令人震撼的个人风格,也屡次缔造令人激赏的配乐成绩,特别是在动作电影配乐方面,他独特的音乐型式已经蔚为风尚,揉合了电子乐的炫丽紧凑,和交响乐的磅礴气魄,汉斯•季默几乎是近年来,典型好莱坞英雄主义动作电影不可或缺的“标准配备”。汉斯•季默初次与好莱坞以入围奥斯卡的电影《雨人》打响知名度,1995年以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配乐赢得生平第一座奥斯卡金像奖以及金球奖,之后的著作更遍及各种电影领域,至今他為电影创作参与的数量已高达百部,并有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爱美奖三大奖的加持,才华早已深受广大影评影迷的肯定,稳坐当代最伟大的电影配乐家宝座。
【珍珠港2001版观后感】相关文章:
1.珍珠港观后感
4.珍珠港电影观后感
7.电影珍珠港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