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在我看来最好的一点就是沿着历史的轨迹寻觅,其间我们总能从历史相似的事件里找到共通点,受到些许启发,为我们自己的国家找寻适合发展的道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司的力量》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探讨公司制度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一:
毛概老师这几天放的《公司的力量》,在我看来和他之前放的《河殇》一样,充满着涎着口水对强大的制度与文明的意淫和幻想。
开头是灰冷的暗色调,头上冒着浓烟呼啸而过的老式火车,吐着滚滚黑烟闪着火光的巨大烟囱兀立在人前,还有泛着金属光泽的银色齿轮平稳的机械力度扎实转动。这样的意象,再配上解说员沉郁悠怆的男中音,让人仿佛置身于钢筋丛林之中,面前是无数金属还有水泥打造出的庞然大物,在以一种居高临下而不可摧毁的姿态沉默而冰冷地俯瞰着大地上的芸芸众生。人类在机械围城的世界里因卑微和无力变得如此渺小,只能仰望这个星球真正的主宰:公司。
工厂里伴着热机吞与吐雾不停转动的巨大齿轮无法停止,高速路上以时速几十公里穿梭不息的车辆无法停止,工业浪潮和全人类追逐资本最大化的思潮无法停止。
只有当人掉进滚烫的锅炉水,发出的惨叫声被毫不知情还在继续旁若无人的机器奏出的巨大轰鸣声遮盖,总电闸拉下的刹那,万籁陷入死寂,工厂的机械才会停止。只有当砰的一声巨响,车轮底下淌出汩汩的血水间杂着模糊的撕裂的肉和筋时,以最大马力赶着驶入一家又又一家的车辆才会停止。而无法抵抗裹卷全人类的全球资本运作风潮,却找不到停止的方法和未来。
不过两百多年,片子的解说员所秉持的那种口吻和腔调,仿佛在诉说一个沿袭了千年甚至万年的宇宙至高真理。这样自视甚高的历史荣誉感,究竟从何而来。
摩天大楼再怎么建,也逃不过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不断变化的外观设计也只是玻璃和特殊玻璃的累加。
机械图纸好看吗?建筑图纸好看吗?因公司的发展而诞生、发展,最后代替传统科目成为主流学科和研究方向的种种领域,都只是让人在觉得,我们是在不断把自己的思维训练得与机器和公司更接近,与人越来越远。可是那些极其复杂生冷而又繁多的符号、公式、概念和方程却无时不刻不在提醒着自己,人与机械那永远存在的'横沟:人是终究无法与机械和公司完全融为一体的,但我们正在无限让自己逼近那个状态。
新中国这个新国度的公民,总是喜欢往极端走。三十年前全民皆兵,以阶级斗争为纲,斗天斗地斗自然斗别人斗自己;三十年后全民皆商,以迅速积累资本占取不断生长和扩张的市场的一席之地为纲,好像觉悟晚了行动迟了就要被从这个丛林法则充斥着的社会机器的流水线上拉下来丢进次品回收区,所以卖天卖地卖自然卖别人卖自己,天下皆可为卖,天下无不为商。说到底,不过是三个字:打怕了。
过去的一百年前,中国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打怕了,过去的一百年间,中国又被西方的公司制度、生产方式和资本运作给打怕了。所系仿效日本,西学东渐,也弄起公司、资本这一套起来,又因为国民性的极端情结作祟,将公司的竞争本质发扬光大,中国的每一处产业每一个领域无不充斥着公司的身影、味道和理念:竞争和,还有赢。现在去市面上看看,占据图书城平面面积最大的一堆书山都是封面上不是画着金光灿灿的黄金就是印着衣冠楚楚的中外名企巨头的人像的企业书、管理书、营销学书、成功学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我的复制可以成功,人们在巨大的资本利益面前成功洗脑。蚁族、房奴、北漂纷纷以创业、吃苦、奋斗和少奋斗几十年为大脑勾芡中的最优先级词汇,以出卖安逸闲适的生活,出卖健康生机的身体,出卖温和从容的心态,如鱼贯网,一头扎进所谓的梦想之城,穿着干瘪的明显不合身的西服每天灰头土脸地挤着地铁和公交,幻想着一朝也能铅华洗尽,带着胜利者特有的笑容登上街头小贩卖的盗版全球CEO传记的封面上。
这年头,吃苦,为公司吃苦,为看不见的谁也不曾许诺过的未来吃苦成为一种可以随便由任何媒体平台和掌握话语权的公关力量肆意兜售和量贩的荣耀,而且是以红领巾的概念模式和普及程度来覆盖全中国所有非富非权的年轻人身上,不佩戴这枚刻着我吃苦我喜欢我自豪的红领巾就会被视为异类,为主流所摒弃。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以这样疯狂而竭力抹杀自我的方式和形象来标榜这一代的价值。
然而事实上,商海如宦海,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地方,久经商战没有谁的手上是干净的。追逐上层领导权的同时,也即在追逐手段与心计的暗算和较量。其实现在的企业家,有谁是真正在乎下面还没有开始积累本钱的年轻人呢?李开复在乎的只是自己的书能卖出多少万本,自己的讲座能开到全中国多少所大学,俞敏洪在乎的只是有多少血气方刚精虫上脑身体的本钱就是最大的本钱的年轻人能被他的奉献牺牲吃苦卖命的员工精神所洗脑从而以最低廉的价格获得最不知抱怨的劳动力。
没有既得利益者会舍得将自己多少年来看人脸色吃人馊饭舔人屁芯什么腌臜事都干过才辛苦积累起来的巨额本钱稍微向下倾斜一点,这点从两百年前资本家往河沟里倒牛奶的时候开始就能窥见一般了。所谓公司,不过从你的身上拿钱,再把钱的一部分交还到你手上而已,只是你没有从自己身上榨钱的能力而与,需要公司来帮你作这二道手续。
中国古代绵延了两千年的重农抑商,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再君子的人,碰了铜腥味,知道了钱的好处,就再也不怕钱咬手了。人性的极端性可以在任何地方彰显,只是公司是一个放大倍数最高的工具而已。该片的解说员将公司奉若上宾,是天,是地,是光,是主宰,是神的旨意,是文明建立的基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也是最不可推翻的发明。其实这些都没错,没有公司就没有今天的世界和我们,这是最优秀的制度,可它也是最糟糕的制度。我们选择了让文明最快发展的方式,也就同时选择了让下层的个体价值最卑微最容易取代的方式。历史的选择,没有一项是完美的。我无法质疑和拒绝公司排山倒海席卷全球的力量和它带来的福音,可我依旧觉得,这个年代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聪明人,另一类是商人。
倘使没有公司,或许我们还没有从土地和田耕中解放双手。倘若没有公司,或许我们体会不到现今已经习以为常的种种便利和服务还有优秀的产品与工具。我们没有因公司而产生的文明所带来的幸福,可是在没有公司过去,我们也不会知道这个世上其实还会有另外一种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可能的不知道能否称为幸福的东西。
我们知道,迄今为止,我们的各种尝试和探索都没有收到地外文明的回音,地球这颗行星在茫茫银河系中是如此孤独,我们没有竞争对手。文明放慢一点,脚步放缓一点,更不在乎一些,更不渴望一些,我们地球,还会有另一番光景。
探讨公司制度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二:
公司是现代文明的动力源,能够通过此片如此系统的了解公司的发展史,同样也是对近代历史的一个回顾,价值不一般啊,这不光是为了溯古,更为了是鉴今。
公司起源于欧洲,在美国得以辉煌,源自于人们大胆的创新,更需要整个社会勇于变革的精神,包括变革公司本身。勇于变革不是光留在口头,需要经历阵痛,但有时候真的很难。
美国为什么会强大,有着他特定的历史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民主、自由和勇于变革。如今的我们,正在经历过去他们经历过的一些东西,依然在走他们走过的一些老路,我们可以避免,我们却无可奈何,我们没有《丛林》、没有丹诺、没有变革的动力。
公司的危险不能掩盖其功绩,08年的金融危机表明,即使是在当今,公司的未知危险依然存在,在泡沫横飞的今天,我们可能深处险境却浑然不知,这很可怕,不能被虚假的繁荣蒙蔽了眼睛,因为我们经不起失败。
斯隆的思想不光适用给现代公司,同样是适合社会发展的。为什么像迈瑞这样的公司无法在国内上市,或者说不能在国内上市,而选择在美国上市,让美国人去享受中国企业发展成果,深的想想是不是很悲哀。在中国,公司的力量远远没有片子说的那样强大,公司只属于一个时代,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未来能有多大发展,我们不得而知。
探讨公司制度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6.公司的力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