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题材电影《领跑人》观后感
《领跑人》韩国电影,主角是一个中年的领跑员,他从小父母死的早,和弟弟及爷奶相依为命。yuwenmi小编整理了电影《领跑人》观后感,快来看看吧。
马拉松题材电影《领跑人》观后感一:
马拉松是一项很讲技巧的极限赛事,平时的训练成果,比赛当天的身体状态,配速选择喝体能补给的分配都会决定最终成绩。业余爱好者参加比赛时所跟的配速员(俗称兔子)通常都有达到比目标时间更好成绩的能力,如果没有领跑任务,他们其实可以跑得更快。专业比赛不清楚,也许鉴于专业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配速员的最强实力在30公里就已经消耗殆尽了,残酷的是对于马拉松这项运动来说,30公里,比赛才刚刚开始。正常人类在连续奔跑30公里后身体会进入一种极限状态,疲惫感大量袭来,速度越来越慢,俗称“撞墙”,这时候比拼的就是平时的训练和个人的意志力。挺过这关,你就会发现马拉松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
这部电影虽然拍的有欠真实,但着实非常感人。当弟弟在30公里处为哥哥撑起加速的红伞,哥哥看到后咬牙坚持继续前进的一刻,让我看到了亲情和梦想的力量。没有人注定要当一辈子配角,没有人愿意永远为他人做嫁衣,即使拼劲全力付出一切,只要能实现理想,那就在所不惜,因为我不想随着自己慢慢老去,看到梦想渐渐褪色的样子。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励志的是,今年波马冠军是39岁老将Meb Keflezighi,2:08:37。在马拉松这项体能,技巧和意志力同等重要的极限赛事里,年龄不是问题,任何时候为理想奋斗都不算晚,重要的是要去努力。
最后,如果你看完本片对马拉松产生兴趣,可以关注下跑步圣经论坛里的训练板块,从基础开始逐步练习。极限赛事对身体的要求很高,训练程度不够不建议硬撑猛冲,否则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另外电影里的很多做法千万不要学,比如扎腿继续跑,跑完后马上躺倒,这些行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还有片中的30公里后停了半天后继续猛冲,一路超掉所有人,当成励志桥段看看就好了。
马拉松题材电影《领跑人》观后感二:
最近爱上跑步,看了这部电影,深有感触。
哥哥万浩早早挑起家里的重担,呵护弟弟成浩成长。他喜欢跑步,依靠跑步赚钱养家,弟弟也为他骄傲。直到读大学前,他的脚出现问题,教练决定放弃他。为了照顾弟弟,万浩妥协做了领跑人,放弃了首尔大学的机会,也放弃了奥运会马拉松全程的梦想。教练的魔鬼训练方式被运动员们排斥,最终破产。而科学“温柔”的训练方式根本难见成效,不可能染指奥运金牌。于是教练再次被启用,而教练这次迫切地想再树威望,于是他想再利用一次万浩。
让成浩参加奥运会?这不过是一个阴谋,实际上万浩的脚伤不轻,教练根本没打算让他圆他的马拉松梦,只是利用他,即使让他有终生废掉(不能再跑)的危险也在所不惜。而万浩知道真相后选择退出。他擅长领跑,但他喜欢的是马拉松,他不想葬送跑步生涯。
当年为了弟弟,他已经舍弃了太多。
哥哥为了照顾弟弟,放弃了首尔大学的机会。弟弟以为哥哥是为了专注于跑步,还说希望看到哥哥参加奥运会马拉松。而实际上,哥哥却为了不被教练抛弃,继续跑马拉松,继续赚钱,而妥协做了领跑人。弟弟原本觉得哥哥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自己喜欢的,直到哥哥做了领跑员,残酷的真想摆在他面前,哥哥的巨大牺牲成了他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从此弟弟一直生活在哥哥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愧疚之中,和哥哥逐渐疏远,心理上有了隔阂。
而万浩对此还没有察觉,此时他想的是自己的马拉松梦想。
万浩做了一辈子的领跑人,也做了弟弟人生的领跑人。这次,他要为自己跑次全程马拉松。
他不为自己的处境和牺牲感到惋惜,只是希望弟弟能来看自己完成马拉松赛。
而当他找到弟弟的时候,弟弟终于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发泄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压力。
弟弟说:“每当看着哥哥跑,你知道我是什么心情吗?哥哥每次都可以跑,可我能为你做什么?因为哥哥对我的期待,我连考虑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间都没有。只是拼命学习,谋取好的工作。结果又怎样?”
“每次看到哥哥这样,就感觉心里有块石头堵着。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压抑得都快要崩溃了。就像嚼着沙子,无比难受”。
亲人的牺牲,真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当年哥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弟弟是很为他高兴的,因为他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跑马拉松)。但当他(因伤)而转成领跑人的时候,弟弟就知道了哥哥的一切辛苦都是为了自己,跑30km并不是哥哥喜欢的。所以弟弟感受到了哥哥的牺牲带来的压力,他不再去看哥哥的.比赛了:原来他给哥哥加油是因为哥哥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现在呢?他给哥哥加油做什么,是为了让哥哥多赚钱供养自己吗?这样的愧疚和压力使他对看哥哥的比赛产生排斥,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隔阂。照片的前后对比也明显反应了这一点。小的时候,哥哥跑马拉松,哥哥很辛苦,弟弟很骄傲,合影时弟弟很开心;后来当领跑人的时候,哥哥跟弟弟见得少了,哥哥为弟弟的成就很骄傲,弟弟却满心都是哥哥牺牲带来的压力,合影时哥哥很开心,弟弟却满心悲伤写在脸上。
当弟弟说出自己这些年的压力时,说出想要摆脱哥哥的话时,哥哥的心大概像被刀扎了一样,这么多年这么大的牺牲,就换来弟弟这样残酷的回应?然而自己又该怎么办,真的是自己拖累了弟弟?如何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再让弟弟承担压力,自己不愿接受弟弟生活上的帮助,又如何做到经济独立呢?自己的生活不改善起来,即使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感到贫穷困顿,但弟弟却时时刻刻心理上承受着压力和谴责。于是哥哥又回到了田径队,为了钱,为了经济独立。
最终的结局被导演安排的非常完美,在30公里处,弟弟成浩出现为哥哥加油。哥哥又受到了亲情的鼓舞,感受到了弟弟对他的爱。于是他意识到自己不光可以摆脱经济困境,不再“拖累”弟弟,还可以和弟弟“重修旧好”,还可以继续奔跑追寻所爱呀!于是他最终坚持完赛,取得了好成绩,远了自己的全马梦。兄弟间的隔阂从此也就消失了吧。
对教练而言,他强硬训练的风格被运动员排斥,一事无成被迫退休,他急需成功来证明自己。“这次奥运会是我最后的机会,我不想给人留下一个失败教练的印象”。而万浩最后马拉松的成果帮助他功成名就。实际上,教练内心这么多年对万浩肯定也怀有愧疚,只是声名之前他决定牺牲万浩。万浩圆了自己的马拉松梦,实际上也是对教练内心罪孽感的救赎,如果教练有罪孽感的话。
这世界上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万浩对弟弟是一种主动的牺牲,对教练是被动牺牲(或者说教练对他是一种压榨),成浩长大懂事后也为哥哥做着牺牲,开快餐店的同学好友为万浩做着牺牲。如果牺牲者之后过得很好,被帮助的人就不会有罪恶感,否者人生就容易陷入无穷的拧巴。万浩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凭一己之力挣脱泥潭,也使弟弟和教练获得救赎。
还有两个配角,大概说的就是没能突破自己的普通人。 庆順:“我会的只有跑步,后辈们凭实力超越我.....”庆順开始时对命运的不公满是仇视,对别人的所得满是嫉妒。我们也总是如此,陷在无法超越自己的痛苦之中,却对别人的处境充满艳羡。最后比赛时,庆順故意和中国选手相撞摔倒,是为韩国队顾全大局牺牲小我吧。而黑人运动员每每临阵脱逃,只是远远地为别人的运动精神而感染,而加油喝彩,多少有些让人不屑。但想想自己,有时候有何尝不是如此?
这样的配角,这样的普通人的刻画,就是提醒我们那句: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其实我和哥哥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多么希望哥哥能够炒股发家,娶妻买车,过上幸福的生活。哥哥过得好,他为我做出的付出在我的心头就轻一点,家人幸福了,我也解脱了, 仿佛得到了救赎。
然而,为什么我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应该通过提高自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生活,打破命运的加锁,自己主动获得救赎,不是吗?
【马拉松题材电影《领跑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1.电影领跑人观后感
2.领跑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