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虽说《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疯狂喜剧,但导演和编剧却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探讨各种社会问题。下面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范文,快来围观吧。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一: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的印度宝莱坞电影。
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
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公然顶撞院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
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绰号“消音器”的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
十年之后,事业有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成的“消音器”归来,要兑现当年的诺言,他找来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寻找兰彻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发掘出兰彻不为人知的秘密……
旅途渐次展开,他们也在屡屡回忆着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兰彻那离奇的身世和经历也将一点一点被揭露开来。结果总是出乎意料的,在一个硕大的学校里,在笑眯眯的兰彻面前,那个“成功人士”也不得不低下了自己高傲的脑袋。而当年和兰彻一坠爱河的姑娘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兰彻,真名叫冯查·旺度,他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已故园丁的孩子,从小学习很好,六年级可以做出十年级的题,这个富人约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
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兰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他非常惧怕吻,怕鼻子被撞到,最后与皮娅重逢时亲吻才发现不会碰到鼻子。
皮娅,电影中唯一的女主角,与大部分电影一样,与兰彻的相识有点“不打不相识”的意味。最初是在她姐姐的婚礼上偶然认识兰彻——拿薄荷酱倒在未婚夫苏哈斯的皮鞋上,告诉她这个未婚夫会毁了你的人生。与兰彻的感情也在一次的斗嘴中升温。最终在拉杜的说服下,面对自己的真心,逃婚和兰彻在一起。
法罕,也是三人帮之一,从小理想做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一直是兰彻的忠实死党。为了拉朱,一起和兰彻去院长办公室偷卷子。最终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的认可,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安德烈·伊斯特凡的助理,后来也成了著名的动物摄影师。最后还和拉加为兰彻抢走新娘(皮娅)。
拉加,是兰彻的兄弟之一。想当工程师,但是没自信,迷信神佛。家里很穷,父亲原来是邮局邮递员,现瘫痪在家;母亲退休了,经常唠叨;还有她的姐姐卡摩因家里无法负担一辆车的陪嫁而变成剩女。后来因为在院长家门口小便被勒令退学而决定自杀,摔断了16根肋骨和两条腿,从此开始思考人生。并在兰彻的鼓励下脱离了植物人的状态,康复了。最终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刮掉胡子,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
维鲁,ICE(帝国工程学院)的校长,但他办的学校几乎是压力锅——考不过试就不可能有工作,考试名次不好就不可能有未来。全校的学生叫他“病毒(维鲁(Viru)音近病毒(virus))”。他很不喜欢兰彻,觉得兰彻是在整他。每年给大一说的内容都必定会有“超越别人”这个内容,连在学校打杂的少年“公厘”都背下来了。
查尔图,应该算是电影故事开端的一个导火索,是电影里的.一个反派角色,他学习很用功,做事情也很刻苦,每天背书18个小时。为了增强记忆力,他药丸不离手,吃完药丸没到两秒就会放奇臭无比的屁,还经常说是拉杜放的,因而被三傻戏称为“臭屁王”、“消声器”;他为了自己考个好成绩,而故意在考试前用那些性感杂志让其他人不能专心复习。是一个也不是太坏,挺搞笑的一个人,被认为反面而有点悲情的角色。一个现代社会青年的悲剧投影。成为了诺克基大公司的副总裁。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二:
我向来对字幕组同志们的无私奉献充满谢意,但当我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神似山寨的译名时,我真想埋怨你们一句,你们的失误很可能让许多人错过这部好作品。我爱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哭,让我笑,更引起我的深思。
但事实上,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励志性甚至于不亚于《阿甘正传》,电影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剧情也不错,非常喜欢里面的对白,当然这得归功于这部电影有个非常好的编剧。
近年来印度电影发展挺好,《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囊括了奥斯卡多个奖项,更是成为最佳影片,而在我看来,《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点都不亚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同样是励志电影,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是这个影片阐述的理念,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它抨击印度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只为单纯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从来不去想这个问题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就像里面的兰彻一样,当他提出了两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时,竟然没有人去怀疑这个问题就直接去找答案,大家不会为了即将获得的新知识而感到兴奋,只为了寻找单纯性的答案而去白白浪费精力,从来不会去进行主动性的思考,任何一个人都显得是那么地没有主见,惧怕权威,毫无主观能力可言。兰彻想的每个问题,做的每件事,都在突破常规的思考,都在打破传统的束缚,他觉得不对那就是不对,只要他说出自己为什么是对的就可以了,哪怕对方是学校的教授也好还是院长也好。
两个小时的片长,无半点拖沓的就把故事轻松讲完了,不刻意讨观众开心,也没有做作的煽情,却会发自内心的哭完又笑,笑中带泪,导演完全把我拉进了电影一般。电影的道理很简单,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现实中又有谁能做到呢?其中,青春,热舞。要不是印度人演的我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
可能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兰彻这家伙可能本来就跟常人不一样,也许他就是个天才。但事实上是这样吗,我只想用主人公兰彻的话来解答:“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对于剧中三人组之间的友情,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渴望的,那是一种真实:“在人类行为学课上我们曾学过,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是一种默契:“笨蛋……别撒谎了”;是一种良师益友:“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开始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两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是一种永远不忘:“但他总说,有两个傻瓜会来找我的”。
可以说,它打动了一大批中国年青学生,尤其是感动了已经步入社会的80后和正在象牙塔煎熬的90后。追求故事的真实感是导演的制胜法宝。对于绝大部分渡过大学时代的人而言,上大学报专业只是为了考虑四年之后的就业,究竟到底喜欢与否就看个人性格取向,最终四年之后能否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我希望能有乔伊的坚持,“今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你保留你的职位,而我坚持保留我的态度”。
剧中的“大道理”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
能传递到相信“美好”这样信息,便是一部好的电影。我也确实感受到了美好:激情的歌舞,执着的追求,没有的理想、美丽的人格、贫穷的加坚韧的毅力,自由的心。
所有的一切,可以用影片最后一句话来总结“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