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梯形》教学案例与反思

2020-12-30谎言

《认识梯形》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

  第46~49页中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做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并能测量出梯形的高。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方式认识梯形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会画梯形的高并能正确测量出梯形的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一直在和图形打交道,想一想你对它们中的哪些成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小结:我们不仅了解他们的基本特征,还知道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美的享受。

  2.激趣:今天大家想不想再继续研究它们中的另一位成员呢?

  3.揭示课题:梯形的认识

  二、动手创造,感悟特征

  1.生活感知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梯形的物体吗?

  学生举例:桥,梯子,汽车的侧面……

  2.活动感知

  引导:根据刚才同学们的理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梯形。

  小组活动,集体交流,说说做的理由和方法。

  (1)用小棒摆。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要注意些什么?

  (2)在钉板上围一个梯形。说说在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围成一个梯形?

  (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说说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4)用直尺和三角尺画一个梯形。

  3.总结特征

  谈话:根据你制作梯形的体会,说一说梯形有哪些特征?

  小组交流:比较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区别?

  (强调: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三、体验操作,构建知识

  1.引导:你能量出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吗?

  学生操作后交流。

  2.自学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

  3.提问:什么是等腰梯形?

  4.教学“试一试”

  指出:如果梯形的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那么这条腰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巧辨梯形

  要求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进一步认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

  2.巧摆梯形

  学生利用七巧板,寻找梯形。引导学生依次选2块、3块、4块……分别拼一拼,感受七巧板的奇妙。

  3.巧分梯形

  提问: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画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4.巧做梯形

  (1)引导学生先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梯形,再以这个梯形为样子,剪出另一个梯形;也可先画一个梯形,然后把两张纸重叠在一起,一并剪下两个梯形。

  (2)让学生折一折,说说分别能拼成哪些图形?

  (3)让学生通过交流,明

  确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联系。

  五、引导总结,回味提炼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教学反思:

  认识梯形是概念教学课,而空间图形的概念往往又有着其特殊的联系性。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并已正确掌握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着手,引导出梯形,用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梯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我始终以此理念为宗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梯形,这是一种直观感知的过程。接着学生通过动手创造梯形,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也初步建立了梯形的表象。然后通过观察、对比、交流,逐步建立了梯形完整的表象,同时揭示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最后在自学中,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培养解读文本的能力。

【《认识梯形》教学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

1.四年级数学《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2.《认识梯形》说课稿(通用3篇)

3.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4.《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5.《识字》教学案例与反思

6.《平行与相交》教学案例及反思

7.《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8.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上一篇:《哦,十分钟》音乐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下一篇:梯形中班数学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