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大家一定都吃过吧,它的味道十分好,而且非常香。我一直都喜欢吃烧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乡的烧饼作文五篇,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烧饼作文一
窗外,一股阳光斜射进了房间里,照在一张布满灰尘的照片上。照片上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和一个啃烧饼的小孩。没错,那就是我爷爷和我。而那时,我最喜欢的偏是那手中的烧饼。
那时候,我爷爷中午出门打麻将,总要给我带一块烧饼回来。而我呢,每天都在窗台张望,盼着爷爷回来。爷爷在楼下看到我,就举起烧饼。我看到了,别提有多开心了,从床上蹦下来,早早地将门打开了。
每天吃饼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光。我还依稀地记得,那饼外面很酥,一咬却很脆,是甜的,中间可能是有蜂蜜。偶尔还会吃到点芝麻,很香。仿佛自己已经迷失在那香的海洋中了。放在嘴里再咬几下,很甜,仿佛周围全是饼,自己就是鸟儿,沉醉在了这饼的天空。爷爷看到我,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记得有一次,爷爷没有给我买饼,我十分生气,拿起枕头就向爷爷砸过去,爷爷也不打我,只是站着,也不知在想什么。后来,我哭了出来,哭声“震耳欲聋”。就在这时,窗外飘起了小雨,而爷爷却拿着伞跑了出去。我不哭了,就趴在窗上看,看见爷爷的背影,渐渐远去。雨下大了,地上起了一层水雾。风吹着玻璃,发出阵阵的呼啸声。
来了!爷爷真的拿着烧饼回来了!他那雪白的头发已被雨水浸湿,喘着粗气,裤脚管上全是雨水。那时我小,心中没什么感触,只知道抓起饼就啃。奶奶骂爷爷,爷爷却是看着我,笑着。
现在,我对他还十分愧疚,可是已经没有机会再对他说声对不起了。九年前,爷爷因为肺癌去世。也就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吃过那烧饼,那爷爷买的烧饼了……
我也曾去买过,但并不觉得那饼有多甜,本以为这饼能再有那小时候的味道,可是,却再也没有那味道了,可能是少了份亲情的味道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照片已成为永恒的过去时,饼的配方虽然没变,但味道却和童年时的不一样了。但我对爷爷的思念,却一直没有改变。
阳光已慢慢变暗,风声也渐渐小了起来。爷爷的房间里,也只剩下一张布满灰尘的照片,那张照片,却是我对爷爷永远不变的思念!
家乡的烧饼作文二
我的家乡——亳州,像一棵扎根在江淮大地上的千年古树,富有文化底蕴;也似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照耀在华夏大地上,风景秀丽。可大家知道吗,亳州的小吃也堪称一绝哩!
要说我们亳州的小吃,那真是不计其数。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牛肉馍,也有风味独特的牛肉汤、羊肉包、肉盒......但是呀,这些,我都不感兴趣,因为我最喜欢的是亳州的烧饼。
烧饼是一种亳州特有的面食。听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中国有很多种烧饼。山东有,陕西有,河南也有,为什么偏夸亳州的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说,亳州的烧饼和别处的不一样,有什么不同呢?听我慢慢叙来。
亳州的烧饼是用面、油、盐等精制而成。一张圆圆的饼,犹如小孩子胖胖的脸蛋,“脸蛋”中间夹着许多精制的味料,看着就直馋。包好后,洒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芝麻,这个白乎乎的“小脸”似乎长起了“白斑”,哈哈!接着,师傅就会有条不紊、利索地将其贴入锅底朝上的火炉中,待它慢慢膨胀,慢慢烤熟。当你口水咽进肚子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烧饼已经成熟,只需3至5分钟慢火啦!当你手拿滚烫的刚出炉的烧饼咬上一口,那味道令人久久回味。
我们亳州的烧饼,物美价廉,且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曹操败走华容道,路过家乡亳州。当时手下仅剩七人,吃的也只剩下一点干粮。正当曹操饥肠咕咕时,城门前有一位衣着朴素面色红润的老者背着一布袋东西缓缓走来。他伸手递给曹操和将士们几块大饼,曹操吃后赞不绝口,连声道谢,并问询出处。那老者自称汤陵道士,说这饼是祖上传下来的。曹操感激地握着老者的手,答应日后必有重谢,老者却挥了挥手,随风飘去……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呀!快来亳州品尝一下吧,百闻不如一见哟!
家乡的烧饼作文三
我的家乡是皖北的一个小城,这里不但景色怡人,而且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湖沟烧饼,任桥牛肉汤,还有连龙花生等等,但是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湖沟烧饼。
这烧饼原来是大有来历的。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占领大泽乡,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送来烧饼的大婶因为紧张,还没将烧饼送到骑马将士的手里,就掉落在地上,摔成了好几块,于是这烧饼还有另一个名字“马蹄酥”。
虽然是乡野间普通的饼子,它的做法却很考究。要用当年雨水充沛时收下来的小麦磨成最精细的面粉,这样做出来的面饼才有弹性,色泽也更好。将面粉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涂上油放置一个钟头待用。再选用上好的猪油,加葱花和盐,拌成辅料。然后将面团擀成椭圆形,卷上猪油后再擀成椭圆形,撒上白芝麻,放进烤炉里,2分钟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这饼子外酥里软,层数很多,技术好的师傅能做出30多层。对着阳光看烧饼都是透亮的,咬上一口,满口留香。如果再配上我们当地的大碗油茶,别说陈胜吴广了,就连那秦始皇也要捋着胡子大声赞叹啊!你不想来尝尝吗?
家乡的烧饼作文四
正如到北京不吃全聚德烤鸭就不算到北京一样,如果到了平山不吃缸炉烧饼,那就不能说到过平山。
说起平山,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小小的县城,但说起革命圣地西柏坡,恐怕用如雷贯耳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而这个大名鼎鼎的西柏坡,就是平山县的一个小村庄。从1990年离开家乡平山,到今年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间,家乡的很多东西都如过眼烟云,并没有在我心中留下多少印象。倒是这缸炉烧饼,总如儿时那样的亲切,以至于每次回老家,都回吃上一次,甚至于有亲戚朋友回去,都委托他们带回来几个尝尝鲜。
面食里叫烧饼的并不少,无非是放了油盐,和好面后上面沾上芝麻,用锅烙得金黄。但缸炉烧饼却有它的独特之处,一是方形,据我了解,各地的烧饼样式不少,但大部分是圆的,仅有这缸炉烧饼,便便做成了方形,原因当然不得而知,但这便从形状上与其他的烧饼分开了;二是有细分类,大致可分为;普通、油酥、牛肉罩等;三是制作方式不同,大部分烧饼都是用锅烙,而缸炉烧饼却是像烤红薯一样,做好后放在一个铁筒中烘烤。
刚出炉的烧饼,表面焦黄,如上中间有一个山包样的大鼓,上面粘着白白的芝麻,咬一口酥中带脆,满口清香,油酥烧饼,更是酥软可口,至于牛肉罩的,是在烧饼的表面放了一层细如肉松的牛肉粒,一口下去,不仅香气四溢,而且烤牛肉的香味久久不散,晚上连牙都舍不得刷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赶集,总是跟在家长后面缠着要去,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买,只是为了2分钱一个的烧饼,但因为家里条件实在不好,就是这样的要求一年也只能实现有限的几次。于是又求了家长在家里做,面和油都不错,但就是做不出那个味道,但有总比没有的好,吃不上买的,自己做的也可以解一下馋。每年年底,姥爷都会来家里看看,对于他带来的其他东西,我们一概不问,只是找他书包里的那几个缸炉烧饼。久而久之,姥爷每次来,也总会带一包缸炉烧饼来。
后来,缸炉烧饼又长到5分一个,一角一个,两角一个,现在,已经是四角一个了。但我对于缸炉烧饼的情节,不仅没有减退,而是越来越浓重了。
四个角的缸炉烧饼就像是一座城,一座建在我心中的城,一座没有城门的城。不论走到哪里,我总也无法突破它,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突破它。
家乡的烧饼作文五
烧饼大家一定都吃过吧,它的味道十分好,而且非常香。我一直都喜欢吃烧饼。
今天早上,我刚起床,肚子已经大闹五脏府了。我便从储蓄罐中倒出了一元钱,走出门去准备买烧饼吃。
来到烧饼摊前,我看到那儿等买烧饼的人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好象万里长城那样长。我想买烧饼的人真多呀!可是,没有办法谁叫我喜欢吃烧饼呢!我只好排到队伍末尾耐心地等待着。后来又来了几人也是来买烧饼吃的。现在,我排到了前面一点了。人多,非常拥挤,而且又很热,还加上不时送过来一阵阵烟味,那真叫人难忘。可是,我一想到烧饼那香脆诱人的滋味,就把这一些全都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快轮到我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钱从我的手里掉了出去,滚了很远。我立刻追了出去。等到我拾起钱回来的时候已经轮到我后面几个人了。没有办法,我只得重新来到排尾。
我又从最后排起了。后来又来了七八个人,还来了一位阿姨。她带着一位孩子。那孩子只有四五岁模样,一来就吵着要吃烧饼。而且这小孩越吵越厉害,那位阿姨没有办法,只是摇头。这时,我已经排到前面了。一炉刚好出炉,正好轮到我还有一个烧饼。我掏出一元钱正想买的时候,那小孩吵得更加厉害了,而且坐在地上掩住脸大哭。那哭声有点惊天动地。这时我想到老师说过要尊老爱幼。于是,我就对那位阿姨说:“阿姨,这个烧饼就让给你买吧。我再等一等好了!”那位阿姨连声向我道谢。那小孩也不哭了,站起来棒起烧饼就吃。我看着小孩吃得那么香,觉得比自己吃还要好!
后来,终于,轮到我买了。我终于吃到了烧饼!我觉得今天的烧饼比平时的更香,更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