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收回了它的余晖,夜神向天空抛了一块黑布,月亮在云雾中掩饰着半边脸,云雾在月光冷冷地照耀下,渐渐弥漫、漾开,夜,一声不响地降临了!
路上,只有我孤单的身影,劳累了一天的我正在外面寻找些吃的。一阵急促的步履后,忽见前方有一团暖橘色的灯光,快步走向前,见有“楚街一品”几个大字立在门前。“楚”即今湖北,也是我的故乡。“说不定能尝到家乡味了。”我这样想着便走进店门
进店以后,一阵繁忙的景象印入眼帘:虽已深夜,但座椅都做满了十有八九。店员娴熟地洗面,煮面,摊面,放料入碗。看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面条,一根根黄澄澄的面条躺在那里,上面有一些香喷喷的芝麻酱、翠绿色的香菜和橘红色的辣萝卜丁,再配着一些白花花的蒜末十分诱人。再细看,甚是眼熟。这不就是我记忆中那家乡的热干面吗?再环顾店内,才恍然大悟,原来,热干面是此店的招牌菜。小时,我很爱吃热干面,每天一碗以成习惯,但自从来到东莞,我与热干面的日子也愈来愈少了……
拉回思绪,我叫了一碗牛肉热干面,想找回曾经的记忆。在等面的同时,我四处张望。墙上写着“热干面的由来”的一纸引起我的兴趣,原来热干面还有这样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忽然,一阵香气扑鼻,我低头一看,我的面已经做好了,我把面条搅搅,让那有限的芝麻酱融入到一一根面条上,使面条味道变得更佳,挑起一筷子面条,塞进嘴巴里,反复咀嚼,嗯,真香,真劲道!这一根根的面条使我童年的回忆泛滥起来……
那一夜,那一根根,我仿佛回到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