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窗》教学设计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窗》教学设计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体会小说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构思。
3.正确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人间的光明与黑暗透过眼睛,我们可以感知世间的冷与暖今天,让我们打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走进两个病人的世界。
二、预习展台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默读课文,结合图片复述故事情节。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两位病人是怎样的人?
2.文中有哪些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3.如果把结尾改成“他看到的是那座美丽的公园”,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产生自私的想法,羡慕甚至嫉妒别人,怎么办?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写一条微博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位初二的男生看到班里的某位同学用iPhone手机,十分羡慕,也想拥有一个,就叫父母买一个给他可他们家生活比较贫困,父母没有答应他于是他就约了几个社会青年,在那位同学回家的路上进行勒索结果没有拿到手机的他们就开始围殴那位同学,幸好有居民发现报了警。
五、教师寄语
别在羡慕别人的幸福的哀叹中忽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别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的痛苦中忘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要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窗的外面,每天都可以是晴天!
六、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像,续写一段情节,要求写得既有创意,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300字以上。
《窗》教学设计精选篇2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及2、3、4组信息,继续上节课的话题。
2、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1号坑占地多少平方米?
2、学生交流:该问题是根据窗口中哪条信息所提出的?
3、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该条信息及问题吗?画线段图时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之后师指生交流并板书线段图: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而形象地观察到题中的信息和问题,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4、学生思考并交流:根据线段图中的信息,除“1号坑占地多少平方米?”这一问题之外,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提中间问题)
[教案预设:1、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有困难,教师可点拨:在线段图中,每条线段应该是既可用分率表示,又可用具体数量表示的,那么,在这个线段图中有哪些未知的分率或数量呢?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如果学生在第一环节中已提出如下问题,则此处直接过渡到: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①1号坑比2号坑大多少平方米?
学生交流:1号坑比2号坑大2号坑的,即9000平方米的,列式:9000×=5000(平方米)
②1号坑是2号坑的多少倍?
学生交流:1号坑比2号坑大单位“1”的,所以1号坑的.面积是2号坑的(1+=1)倍。
5、教师引导:根据上面①、②所得的数据,现在,你能解决“1号坑占地多少平方米”这一问题吗?数量关系是什么?
数量关系:
(1)2号坑面积+1号坑比2号坑多的面积=1号坑的面积
(2)2号坑面积×1号坑是2号坑面积的倍数=1号坑的面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之后进行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提出不同问题,构成问题串,从中理清数量关系,解决本节课的新知识。]
6、对比两种解法。
讨论: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和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的异同,训练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习惯,教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三、巩固深化。
1、出示绿点问题,2号坑有多少尊陶俑、陶马?
2、尝试解决问题。
生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完成。
3、交流思路。你是怎样想的?以谁为单位“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求2号坑有多少尊就是求什么?
四、练习提高。
1、自主练习1(2)、(3),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2、自主练习4、6。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沟通解题思路。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虽稍复杂些,但基本解题思路与前面学过的应用题是一样的。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到与已知量对应的几分之几,特别是将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转化为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因此这节课先把握整体,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答新问题。在解题时总是有意让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理解与比较,将文字转变成图,数形结合。在练习中也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找到数量关系,并列式,又将线段图转变成文字,从而让学生更清楚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使问题明了化、简单化。
《窗》教学设计精选篇3
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潜能。
2.知识与潜力:能以亲切、深情的声音唱出“每次路过老师的窗口”这首歌,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教学难点:
对歌曲节奏的熟悉和掌握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的情感。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等形式来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1.课件导入
“同学们,无论我们上小学、初中还是大学,我们都离不开老师的陪伴。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前进。为什么人们说老师平凡而伟大?让我们在电影中寻找答案。
(1)学生看
(2)交流感情
2.整体感知
享受“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口”,感受这首歌的心情和速度。
再听一遍,然后想:
歌曲被分成多少个片段?第一段有多少个句子?
所有的音乐都背诵了歌词。熟悉歌曲素材。第三次欣赏这首歌
3.探索新知识
让学生与琴一起唱这首感人的短文。
你最喜欢这首歌的哪一部分?哪一个最让你感动?
你觉得哪里困难?让我们一起唱。(解决问题)
4.拓展练习
学生们练习并学习唱歌。
5、评估
为了表达我们对老师的尊敬,我们决定举办一场小型音乐会来歌颂我们的老师,这是在小组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
学生组的创建
引导学生营造感恩的氛围
学生沟通与表现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口,我的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
能够唱出自然的声音和情感的歌曲。
通过学习唱歌,学生可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尊重。
教学准备
磁带,光盘,课外资料,打击乐。
教学重点
学习唱歌和体验歌曲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微笑,然后进入教室
2.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什么时候吗?(9月10日)那天,老师会给你一个机会对老师说点什么。
3.老师:有人把老师比作园丁,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在这一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读《教师之歌》。
【《窗》教学设计精选3篇】相关文章:
1.《天窗》教学设计
2.《窗》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