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2020-12-30劳动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

  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

  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铭”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导入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三、赏莲——————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1、朗读

  2、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方法: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准确。

  学生默读——自己翻译(处理讲义)——同桌交流——教师提问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四、品莲————分析阅读体会形象

  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

  明确:比作君子;

  具体描写: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无媚态——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独立高洁——令人肃然起敬

  五、悟莲———讲解阅读品味意境

  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用作陪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衬托: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对照和比较。

  小结: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爱莲说》教学设计

2.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4篇)

3.《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3篇)

4.七年级政治下册《团结互助》教学设计

5.七年级数学下册《消元》教学设计

6.七年级政治下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学设计

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走进青春》教学设计

8.七年级下册英语《Whatdoeshelooklike?》教学设计

上一篇:《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3篇)下一篇:爱莲说教学反思